晋江名胜古迹楹联赏析

2023-02-13 12:06:1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晋江名胜古迹楹联赏析》,欢迎阅读!
晋江,楹联,名胜古迹,赏析

晋江名胜古迹楹联赏析



晋江名胜古迹楹联比比皆是,有其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可谓艺术宝库的一璀璨明珠,文艺百花园的一秀丽奇葩。现摘其一二小谈赏析。

首先,其立意选材有特色。联语既有楹联艺术特色的共性,又有因地因时因事之异的个性特点。五里桥中亭门石柱上镌有出自清代黄元礼手笔的“世间有佛宗斯佛,天下无桥长此桥”,上联立意礼赞亭中祀奉的三世尊佛,下联赞誉安平桥五里长是全世界所有桥梁之冠。据《晋江县志》记载:“晋江南安之界,旧以舟渡,宋绍兴八年,僧祖派始筑石桥未就,二十一年,宋赵令衿成之。”

安平桥始建于公元1138年,至今已有800多年,历史悠久。上

联就是取材于这段历史事实;而安平桥独有浓厚闽南建筑特色,全部采用花岗岩建造,桥上置有石塔、石将军、石狮等石雕。由于桥较长,为便于行人歇息、避雨,桥上有五座亭阁。在与安海接壤的桥东头筑有水心亭,在与水头接壤的西端筑有海潮庵,桥正中筑有泗洲亭,俗名中亭,而中亭与水心亭之间,中亭与海潮庵之间,各筑有一座亭阁。下联就是把这个显示桥长的现状概括入联中。水心亭左侧,原弘一法师的卧室门外石柱上“水上无波,愿大众回头是岸;心中有佛,为世人说法现身”,也妙选亭下水景,可谓取即地即景即事之材的典范。

龙山寺中殿前廊石柱镌有“东汉初兴光佛刹,南朝重建迓(迎接)神庥(保护庇荫)”,立的是佛家劝善行善庇护众生之意,选的是建寺悠久历史之材。中殿石柱镌有“龙势起罗裳,特开宝宇;山峰屏紫帽,永护灵宫”和“龙发螺纹,天中昭瑞迹;山光海色,象外辟灵仪”,也都选材于地势、龙脉、即景之材,显示地方特色。

草庵大门前两副对联:“神灵体正胜佛国,地寂境幽似西天”和“万石峰中,月色泉声千古趣;八方池里,天光云影四时春”以及弘一法师的“草?除,时觉眼前生意满;庵门常掩,勿忘世上苦人多”和“石壁光明,相传为文佛现影;史乘记载,于此有名贤读书”,立的也是劝善行善的美意,取的也是


即地即景即史之材。

位于晋江市华表山麓的草庵,乃全国惟一的摩尼教遗址。摩尼教是由波斯人摩尼创立的一种宗教,其教义崇拜光明,反对黑暗,故称“明教”。传入中国后,曾遭统治者禁绝,至明初,明太祖忌其教义上逼国号,横加禁令,以后,摩尼教渐次式微,以至衰没,而晋江草庵摩尼教佛像和庵宇遂成珍贵的宗教遗迹,成为全国独一无二的文物,如今联合国考察团挂牌保护。又该寺环境幽静,四季如春,环境优美独特,弘一法师曾遁迹空门,不忘世间苦难人,以慈悲为怀,立意入联。又庵里利用一天然巨石,壁平面大作正堂,并于石壁上浮雕摩尼佛神像,宛如天成。神工鬼斧的奇迹,令人赞不绝口,叹为观止!这稀奇现象都被炼字选取入联。立了劝善行善之意,选取真景真事和史实之材,具有草庵当地优美自然风光特色的个性,从而赞美了祖国河山的无比可爱。 其次,表现手法大量运用夸张、对仗、历史典故,使联语生动活泼,形象鲜明,趣味横生,引人入胜。龙山寺山门华表对联“慈云覆尽三千尺,宝刹重新第一门”和中殿两厢对联“八闽佛国无双地,四海神州第一山”,“经来震旦三千界,人在天龙八部中”中的“三千”、“第一”、“无双地”、“第一山”、“三千界”、“八部中”都运用夸张修辞法,极尽赞颂之意。 安平桥的“世间有佛宗斯佛,天下无桥长此桥”和中亭的“如来境界无有边际,普贤身相犹如虚空”都夸张赞誉之。

对“四时春”。上下联的对应字词性都相同。

龙山寺中殿前廊石柱楹联“东汉初兴光佛刹,南朝重建迓神庥”中的“东汉”对“南朝”,“初兴”对“重建”、“光佛刹”对“迓神庥”,上下联对应的词性相同,对仗工整,平仄相反,读起来抑扬顿挫,琅琅上口。 龙山寺大门两旁镌有“胜力降魔,罗刹鸠摩齐拱手;威音伏众,刀兵水火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b24ba10ab956bec0975f46527d3240c8547a16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