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鼎中原的故事介绍大全

2022-04-03 10:02: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问鼎中原的故事介绍大全》,欢迎阅读!
中原,问鼎,故事,大全,介绍

问鼎中原的故事介绍大全

公元前606年,进行北伐的楚庄王以讨伐陆浑之戎为时机,把楚国的大量军队开到了周王朝的首府洛阳的郊外,并在周国的地盘上进行隆重的阅兵仪式,想要让周天子看看楚国的实力,来震慑住周天子。

即位不久的周天子心里当然非常害怕,忐忑不安,担心楚国对周国进行开战。于是,便派善于应对的王孙满出面去安抚楚庄王,讨好楚庄王。楚庄王见了王孙满劈头就问王孙满:“你们的周天子的九鼎有多大,有多重?”这句话的言外之意非常清楚,就是要与周天子来比一比自己的权力和力量。王孙满面对他的提问,委婉地说:“国家的安危不只是光靠鼎就够了,主要靠的是德义的支撑,鼎的大小轻重并不是那么重要。”楚庄王见王孙满拿话来搪塞他,就直接告诉王孙满楚国折下的锋刃足够能铸成九鼎了。言外之意就是说楚国的实力非常强大,就算你不告诉我九鼎的大小,楚国也能铸成九鼎。于是,王孙满对楚王说:“大王你不要忘了,夏禹是因为有德才能受诸侯的拥护,通过各地进贡的铜材方能铸成九鼎来象征万物。但是之后夏桀的昏庸,鼎就传给了商。商纣暴虐,最后鼎传给了周。如果天子有德义,鼎再小但是重得难以转移,如果天子没有德义,鼎再大也可以轻易移动。周国的国运还没有完结,所以鼎是不能问的。”楚庄王无话可说。

九鼎是夏朝的夏禹在治水时得到了民众的厚爱,各个诸侯都拥戴他,夏禹把进贡的铜材做成了九鼎,九鼎是九州的象征,也是国家权力的象征。夏、商、周三个朝代,历代来都是把九鼎作为世代相传的国宝,它象征天子的尊严,王位的神圣不可侵犯,从来都是像神明一样来进贡的,不容许任何人过问。

楚庄王即位之后,楚国的实力不断的强大,楚庄王对内进行改革政治,多外进行讨伐叛乱者,不断向中原地区用兵,与晋国争夺中原的霸主地位。公元前606年,楚庄王借口以讨伐蛮族为理由率领军队来到了周国的境内,并在周国的境内开始了大规模的阅兵仪式。日益衰落的周国看到楚国的军队来到周国的境内当然非常的惶恐,周定王派善于辩论的王孙满去会见了楚庄王。楚庄王一见到王孙满就劈头盖脸地对王孙满进行询问,他还特意询问了周鼎的重量大小。王孙满知道他的用意,九鼎乃权力的象征,楚庄王询问九鼎是在窥视中原,想与周定王平分中原。

公孙满知道他的用意之后,便对他说:“国家的兴亡并不是九鼎的大小重量所能决定的。”楚庄王没有得到他想要的答案,他当然是非常不甘心的,于是就告诉公孙满他们楚国所折下的兵器都能铸成一个九鼎了。可见,楚庄王是非常的嚣张,多中原的地位觊觎已久。但是,公孙满并不是楚庄王一个威胁就能使他屈服的,之后他又列举了九鼎的来历和九鼎的相传的经历,让楚庄王明白所拥有九鼎的人一定是有德的贤君,并不是有材料就能够随便拥有的。楚庄王在听了公孙满的话后觉得很有道理,便悻悻地离开了。

问鼎中原的人是楚国的国君楚庄王。那时的楚国势力不断地膨胀,楚国看到晋国吞并自己的附庸国郑国之后,便开始攻打晋国的附庸国陆浑戎,于是一路进攻,打到了周天子的地盘内。


楚庄王在周天子的境内停止了攻打的举措,而是在周国的地盘内进行了大规模的阅兵仪式,目的是想要让周天子见识一下楚国的实力,让周天子产生畏惧的心理。正如楚庄王所想,周天子面对楚国如此大的军队阵容慌了神,担心如果楚国对自己开战,恐怕周天子的地位难保。于是,他想到了善于外交的王孙满,让王孙满去安抚一下楚庄王,别让楚庄王对周国动手。

楚庄王一见到王孙满就问他关于九鼎的大小轻重。这个问话的用意再清楚不过了,楚庄王想要与周天子比权量力,大有夺取周朝天下的意思。王孙满当然知道这话的意思,便对他说:“治天下首先在于德,其次才是九鼎。”楚庄王见王孙满用话挡他,就直接说:“你不要自持有九鼎,楚国折下的兵刃,都能做成九鼎。”面对强势的庄王,善辩的王孙满绕开楚王的话锋,转而谈论九鼎的历史,最后才说:“周室虽然已经衰弱,但是天命难以改变,九鼎的轻重,还是不能过问阿。”庄王也不再强求,离开周国去讨伐郑国了。

“问鼎中原”的典故一直流传到现在,虽然现在没有夺取天下的形式,但也比喻为有私心,想占据所有的意思。

问鼎中原是出自《左传》中的典故,主要内容是楚庄王以借口讨伐小国向周国的使者询问九鼎的大小轻重的故事,大有夺取周王朝天下的趋势。而现在的成语“问鼎中原”中,比喻企图夺取天下的意思,也用做比喻有私心,想占据所有的意思。

问鼎中原的典故发生在春秋时期,楚庄王借讨伐陆浑之戎为理由,在周天子的领土内,隆重地进行楚国的阅兵仪式。这使得周天子非常忐忑不安,于是便派遣善于交际的王孙满去慰问楚庄王。楚庄王一见到王孙满便询问他九鼎的重量大小。王孙满委婉地告诉楚庄王想要统治国家不仅只是因为鼎的缘故,最重要的是德义。楚庄王没有得到他想要的答案,于是直接对王孙满说:“你不要以为自持九鼎就觉得了不起,我们楚国折下的兵刃足够做成九鼎了。”随后,王孙满告诉楚庄王关于九鼎的来历传承的经过,最后才告诉楚庄王周室虽然衰落了,但是命数未尽,所以不能过问鼎的事情。庄王便不再强求,转而向郑国进行讨伐。这就是“问鼎中原”的由来。

问鼎中原这个成语,到现在还有许多人在使用。比如在金融界的论坛中,想要说明市场预期相当好,风险也大大地减弱,于是就有了“问鼎中原,谁与老伯争锋”这个标题。很多广告商也运用这个句子在广告的标题中,比如某个门窗的品牌进驻红星美凯龙,广告商就运用“中原问鼎,谁与争锋”的标题,想要夺得读者的眼球,让人感到非常有气势。 问鼎中原中的问是指询问的意思,鼎是指古代煮东西的器物,中原是指黄河中下游一带的地方,特指疆土领域。问鼎中原是指企图夺取天下,夺权政权的意思。

问鼎中原在现在的汉语意思为比喻有私心,想要占为己有。古代的时候,夏禹铸造了九鼎来代表自己统治的九州,也同时代表了国家权力的象征。夏商周三个朝代都是以九鼎为传国的重要的器物,九鼎为得天下者所拥有。那时的九州分别为豫州、翼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雍州、幽州,因此九鼎为豫鼎、翼鼎、兖鼎、青鼎、徐鼎、扬鼎、荆鼎、雍鼎和梁鼎。


问鼎中原是出自于《左传》中的典故,鲁宣公三年,楚庄王借口以讨伐入侵者为借口把军队开到了洛阳,在周国的境内开始了他自己的阅兵仪式。刚即位不久的周定王感到非常不安,于是就派王孙满去与他会面。楚庄王一看到王孙满便询问他关于周鼎的轻重大小的情况,王孙满十分有耐心地恢复他说:“一个国家的兴亡不在于鼎的轻重大小。”楚庄王对于王孙满的回答非常不满,于是就对他说:“你们周国不要因为自持有九鼎就觉得可以得天下了,楚国折下来的锋刃,足够能铸成九鼎了。”王孙满面对楚庄王咄咄逼人的气焰,他并没有感到害怕,而是绕过楚庄王的话锋,谈了九鼎的制作的年代和传承的经过,让楚庄王无话可说,最后只好选择离开周国去讨伐郑国。

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bddf46db2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a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