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更漏子·斜月横翻译赏析

2022-08-28 19:18: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古诗更漏子·斜月横翻译赏析》,欢迎阅读!
漏子,古诗,赏析,翻译

古诗更漏子·斜月横翻译赏析

《更漏子·斜月横》作者为清朝诗人王夫之。其古诗全文如下: 斜月横,疏星炯,不道秋宵真永。声缓缓,滴泠泠,双眸未易扃。 叶坠,幽虫絮,薄酒何曾得醉。天下事,少年心,分明点点深。 【前言】 《更漏子·斜月横》是清代词人王夫之创作的一首词。词中作者写长夜不能入睡,为更漏声所恼。眼看着“斜月横,疏星炯”感到“秋宵真永”。辗转反侧之状,溢于言表,末三句感怀家国身世。“天下事,少年心”表达出想要回报国家,为国效力的迫切愿望。 【注释】 ①炯:明亮。 ②永:漫长。 ③滴泠泠:指漏壶滴水之声。 ④扃:门上钮环,喻闭门,引申为闭眼。 ⑤幽:阴暗的角落 ⑥絮:鸣叫 ⑦薄:少许 【翻译】 一轮弯月挂在西边,稀疏的星星闪烁着明亮的光,可是秋夜却显得格外漫长。漏壶滴水的声音回荡在耳边,使人难以入睡。下了霜的叶子弯了下来,幽暗角落的虫子在鸣叫,秋天的一切都是显得如此悲凉,薄酒一杯,怎么能解我心中愁?满腔热血地想要为国效力,却始终不能如愿。下大事,儿女情长,只能深埋在心中。 【赏析】 “斜月横,疏星炯”是环境描写,烘托出悲凉的氛围,也为下文作铺垫。有漏壶滴水声、霜叶坠落声和秋虫的鸣叫声。衬托秋夜的漫长和寂静,借以表达作者内心的孤寂难平。表达了忧国忧民之情。“双眸未易扃”则可以看出此时作者的状态是心绪不宁,难以入睡的。“双眸未易扃”“不道秋宵真永”前后呼应,正是作者彻夜难眠,才感到秋夜漫长。

1


结构上,承上启下,与上文的外在环境的凄清相应和,为下文抒壮志未酬和忧国忧民之情作铺垫。薄酒何曾得醉!这句话是定语后置句,词人借酒消愁,却不能醉。原因在于他心忧天下。通过“天下事,少年心,分明点点深”这些诗句,表达了忧国忧民情,表达了反清复明壮志未酬之情。通过“薄酒何曾得醉”可以看出词人愁之重、深。 全词格式工整对仗,上片写景,下片言志。作者秋宵长夜难眠,以酒求醉、求眠不得,其根本原因在于忧国忧民的情怀,作者借“更漏”以抒情怀。本词中写长夜不能入睡,为更漏声所恼。末三句感怀家国身世,更觉情意深挚,含蕴不尽。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d5301e2d6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e5.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