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观与社会适应的关系述评

2022-04-15 17:21: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乐观与社会适应的关系述评》,欢迎阅读!
述评,乐观,适应,关系,社会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乐观与社会适应的关系述评

作者:王敏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2013年第26

摘要: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兴起,越来越多学者对乐观展开研究。作为一种稳定的特质,乐观对促进个体的社会适应水平和心理健康水平有着重要作用。本文将对两者的内在关系进行阐述与分析探讨。

关键词:乐观;社会适应;关系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6-0113-02 一、乐观的内涵

关于乐观的概念目前仍无统一的定义。学界对其定义主要有以下两种:一是将乐观看做是人格特征中的一种,称乐观人格倾向,也叫气质性乐观。指个体期望积极结果的到来,相信事情总会往好的方面发展;另一种是将乐观看作是一种归因风格,既乐观解释风格。是指个体对事情的成败进行归因时所出现出的一种具体的原因,乐观解释风格的个体会将积极事件归为内部、稳定的、普遍的原因,对消极事件则解释为外部、不稳定的、具体的原因,而悲观解释风格的被试则相反。综合上述观点以及国内外学者对乐观的解读,本研究认为乐观是指个体对未来生活的期望,也是对现实中各种事物及情境的积极认知。

对乐观的作用机制研究主要集中在应对策略的研究上。有研究者指出在压力的情境下,相比于悲观者,乐观个体往往表现出更好的应对方式,他们比悲观者有着更好的工作表现Scheierl993)。这是由于乐观者与悲观者在面临问题时所采用的应对策略不同。乐观者更可能采取积极和灵活的应对方式,如问题取向应对策略,当这种应对策略不能解决问题时,他们则会转向使用适应性更强的情绪取向的应对策略,如接纳、幽默感、积极重构情境等;而悲观者更可能采取消极的应对策略,如情绪取向应对策略,且更容易使用否认、放弃和逃避的策略。也有研究中发现,乐观主义与问题取向的应对方式、社会支持存在显著的正相关,而与情绪取向的应对方式、分心与逃避等应对方式有显著的负相关。我国学者张淑华、陈仪(2009研究发现,个体的乐观倾向越高则越少采用逃避应对方式,从而维持良好的适应水平;个体的悲观倾向越高则越倾向于采取逃避应对,从而体验到更多的消极情绪和感受到较低的生活满意度。在压力情境下,乐观是调节心理健康的一种重要的内在资源。已有大量研究证明,乐观的认知倾向的个体对外界压力事件威胁性的评估较低,更倾向认为自己有应付能力,从而减少负性情绪体验;而在悲观的认知倾向下,个体可能会对外界的压力事件作出有偏差的判断,认为自己应对能力不足,因而可能增加负性情绪体验。 二、社会适应的含义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d530a56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a4e8663.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