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疏导农村中学生厌学心理

2022-06-29 14:24:1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析如何疏导农村中学生厌学心理》,欢迎阅读!
厌学,疏导,浅析,中学生,农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析如何疏导农村中学生厌学心理

作者:樊新宁

来源:《新课程·中旬》2019年第10

要:目前农村中学生经常出现厌学的现象,这不利于农村学校教育的发展。造成学生厌学的因素有很多,探讨了农村中学生厌学心理的形成以及疏导,希望能够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借鉴。

关键词:农村;中学生;厌学心理;疏导

农村学生受学校环境、家庭以及社会等各方面的因素,容易形成厌学心理,导致农村教育水平不高。为此为了改善这一问题,还应对农村中学生厌学心理形成进行深入的探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促进农村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农村中学生厌学心理产生的内部原因

农村中学生产生厌学心理的内部原因主要是学生自己产生自我焦虑、自我怀疑、自我恐惧以及自卑等。自我焦虑的产生主要来自部分中学生在小升初中考试失利,没有取得好的成绩,而进入初中以后,课程内容增加,学习难度也增大,学生压力增大,一时不能适应初中的学习生活,经过几次考试后,没有取得好的成绩,而且进入初中后的学生,自我意识增强,在课堂上急于表现,想要得到他人的表扬和肯定,否则就会产生消极心理,造成自我怀疑,并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明显障碍,如计算困难、理解困难、表达困难,从而产生恐惧心理,恐惧学习,甚至恐惧上学。同时还会产生自卑心理,认为自己学不好,缺乏学习动力,不愿意上学,甚至讨厌上学。

二、农村中学生厌学心理产生的外部原因

农村中学生厌学心理产生的外部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应试教育造成初中教育过于注重文化课的学习,不重视课外活动的构建,导致初中学校生活较为单调、乏味;部分教师采用的教学方式不恰当,不尊重学生的主体人格,对学生过于严厉,特别是对于一些后进生,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导致师生关系较为紧张,产生厌学心理;部分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较为落后,仍然以填鸭式教学为主,课堂教学氛围较为枯燥、乏味,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久而久之,就会使得学生产生厌学心理;农村一些学生的家长经常外出打工,在教育方面学生得不到家长辅导,一些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长期得不到关注,就会产生厌学的心理;社会中一些不良环境,如台球室、电子游戏室、网吧等,对学生的吸引力较大,而青少年思想不成熟,容易陷入其中,甚至走入歧途,为此学生就会产生厌学。 三、农村中学生厌学心理的疏导策略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d6464b0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7c3f674.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