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作业管理的几点思考

2022-04-14 01:26:2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大学生作业管理的几点思考 》,欢迎阅读!
作业,思考,大学生,管理

大学生作业管理的几点思考

作者: 刘西华

来源:《成才之路》 2012年第28



山东 济南 边洁 刘西华

摘要:随着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越来越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高教领域努力压缩课堂理论教学课时,不断开拓课外“课堂”,日益成为教师普遍认同的教改趋势。而加强作业管理,使之体现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要求,是当前广大教师要特别关注的一个方面。

关键词:大学生;作业管理;思考

我国正在进行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对高等教育提出了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当前高教领域努力压缩课堂理论教学课时,不断开拓课外“课堂”,日益成为教师普遍认同的教改趋势。与这一趋势相对应,加强大学生作业管理也成为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

一、作业的内涵与作用

教学是一个过程,过程的管理是琐碎的,尤其是对作业的管理。作业是指“为完成生产、学习等方面的既定任务而进行的活动”,它是高校教学活动中的重要一环,是对学习资源的一种整合,是学生自主学习、知行结合的一个过程,是学生在课外独立地获取知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途径,是将教学理念转变为操作性教学行为的重要途径,是需要师生共同关注的一个重要的课外“课堂”。作业的重要作用,一是教学过程中主要的反馈,可以及时检查学习的效果;二是可以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是教学质量的主要保证;三是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四是为复习积累基础资料。

二、作业的信息收集与评价

作业因划分标准不同可以有许多分类办法。根据作业题涉及的知识范围和做作业的时间,可以分为课后作业题、单元作业题、综合应用题。教师在引导学生做作业时,努力做到以下几点来提高自己的作业质量:一是一题多解,从中选择最佳解决;二是一题多想,探索解题的各种思路;三是要注意比较归类达到以少胜多的目的;四是要及时更正错题,不能在同一个地方跌倒两次;五是作业要工整、简明、条理清楚;六是作业要保存好,以备复习、查询。以上几点,学生做和不做,认真做还是敷衍做,就可以看出学生学风、学习态度如何,其学习成绩以及将来工作上的差别,往往就从这些地方就开始拉开了。

通过作业的认真批改,教师可以收集到诸多学生学习信息并加以有效利用。比如学生对做的作业真的懂了吗?类似的题都会了吗?教师批改的作业发回去后看不看?有错改了没有?教师如何能使学生重视作业?

对学生作业的评价手段主要是进行测试。测试是学习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教师对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深入了解。课程中的测试是诊断性测试。无论是从教师的角度还是从学生的角度看,测试可以检验学生目前知识掌握程度,以便教师更好地修订以后的教学方案,学生更好地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使教学过程收到更好的效果。测试的形式主要有随堂测试和章节测试等。

三、加强作业管理的几点思考


教学过程中,如何将知识传授与学生能力培养有机结合起来,是大家普遍关注的问题。作业是学生理解知识、巩固知识、记忆知识直到知识创新并真正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提高创新能力的重要方式。教师必须要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建立起自己的教学管理模式,采取竞争和激励的措施,让更多学生在这一过程中积极发挥主动性、创造性,进一步激发起学习的兴趣,真正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和成就感。

首先,要强化竞争意识。竞争主要是指班级之间、宿舍之间、同学之间为达到更好的平时成绩而展开的竞争。其方式可以采用直接竞争方式,如精心选择一道有代表性的典型题,同时让不同班级,不同宿舍的学生上黑板去做题,当场给出评价和分数;也可以采取间接竞争方式,最终的平时成绩的确定、公示的确定和公示,是由全体学生平时成绩累积和对比产生。

其次,要重视激励作用。对一门课的成绩要由平时成绩与考试成绩综合评定,这样才能使激励措施有用武之地。激励的目标:必须按规定时间交作业,到时不交或晚交不计成绩,平时成绩要占最终课程成绩40%~60%;激励的手段:每次考勤,每次测试,每次上黑板做题等都有评价,有成绩;最终平时成绩的确定和公示:计算每个学生平时成绩的累积分数,找出最大值,以此为基础算出每个学生的平时成绩,考试前公布,允许学生提出质疑和调整。要想法形成你追我赶的局面,激发起青年人的自尊、好胜、不服输的情绪。

第三,要坚持诚信原则。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由于教师对学生平时的考核量大,不可能像课程考试那么严格,可能会有部分学生钻空子,这是不可避免的。要求学生在做作业时,同学之间可以讨论,可以参考学习资料,但是必须自己真懂了。只要他们明白了,就达到目标了。同时要告诉他们,必须要不断努力才可能达到真正掌握知识的目标。特别提倡建立起学习小组进行互相帮助,对于这样的小组可以进行适当的奖励。

总之,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越来越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加强作业管理,使之更加体现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要求,是当前广大教师要特别关注的一个方面,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参考文献:

[1]陆雪莲.论大学生作业的科学设计[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8 (5)

[2]王营章.科学发展观与大学生学习能力培养[J].工会论坛,2009(3)

[31]施宙,等.西方发达国家的创新教育及其启示[J].成才之路,2008(31)

(山东大学材料学院)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dbdf8f37ed184254b35eefdc8d376eeafaa17f6.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