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牙善鼓琴(教案)

2022-09-02 06:09:2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伯牙善鼓琴(教案) 》,欢迎阅读!
伯牙,教案

伯牙善鼓琴(教案)

1《伯牙善鼓琴》公开课教案备课教师:苏红瑞一、教学目标:1、识记课文相关文学常识。2、背诵《伯牙善鼓琴》〔重点〕3、把握文言词语,翻译课文〔重点〕4、体会“知己”的内涵,感悟伴侣之间的真挚感情。〔难点〕二、教学方法:朗读法,讲授法,合作探究。三、教学道具:多媒体。四、教学课时:1课时。五、教学流程:1、导入新课多媒体出示:李白《赠汪伦》、管鲍之交、刎颈之交的图片从而引出本课知音之交二、《列子》及伯牙简介简介:《列子》相传为战国时道家学派代表列御寇所著,郑国人。列子一生,安贫乐道,不求名利,不进官场,隐居郑地四十年,潜心著述二十篇。其中《杞人忧天》《两小儿辩日》《愚公移山》《纪昌学射》等脍炙人 2、口的寓言故事,可谓家喻户晓。伯牙是春秋战国时期晋国的上大夫,春秋时有名的琴师,擅弹古琴〔是琴不是筝〕,技艺高超,既是弹琴能手,又是作曲家,被人尊为“琴仙”。三、给以下加点的字注音〔课堂作业〕。峨〔〕峨兮〔〕若泰山。卒〔〕逢暴雨。初为〔〕霖〔〕雨之操。钟子期辙〔〕穷其趣。伯牙乃舎〔〕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明确:峨〔〕峨兮〔xī〕若泰山。卒〔c逢暴雨。初为〔we〕霖〔ln〕雨之操。钟子期辙〔zh〕穷其趣。伯牙乃舍〔shě〕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三、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出停顿。小组成员至少给其他人读一遍。四、自由朗读课文,结合课下解释翻译全文,同桌之间可以商量,如有不会,做 3、好标记。生依据课文解释进行翻译,师点拨。五、感悟文本



5


〔一〕找出本文的中心句。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中心句〕〔二〕伯牙是如何“善”鼓琴,而钟子期又如何“善”听的?1、伯牙弹高山流水等情景,钟子期都能体会到。2、伯牙弹被暴雨阻于岩下的情景,钟子期体会的和伯牙想象的一样。〔三〕展开联想和想象,当伯牙鼓琴志在“清风、明月、杨柳”时,钟子期又会如何赞美呢?仿照下面的示例,补充钟子期赞美的内容。示例:伯牙鼓琴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鼓琴志在清风,钟子期曰:“”伯牙鼓琴志在明月,钟子期曰:“”伯牙鼓琴志在杨柳,钟子期曰:“”〔四〕文中主要的描写方法是什么?好处?语言描写。通过对话

4,表现出伯牙善鼓琴,子期善听。二人是心意相通的知音。描述简洁,中心突出。5哪句话可以看出子期堪称伯牙的“知音”?,结合文意,谈一谈你对“知音”的理解?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或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真正的“知音”是指彼此了解、心心相印、心意相通的人六、问题探究1、后人依据伯牙和子期的故事,为了纪念这知音之情,谱成了一首乐曲《高山流水》。今日“高山流水”这个成语常用来比方什么?2这篇古文所蕴含的道理是什么?明确:1“高山流水”多比方知音或知己,也比方乐曲高雅精妙。2、道理:纯真友情的基础是理解;知音难得,知己难求,要懂得珍惜。七、主旨探究明确:本文讲解并描述了一个千古流传的“高山流水遇知音”

5、故事,告知我们:知音难觅,要珍惜友谊。9、拓展延长:读



6


《伯牙绝弦》的有关文字,思索问题:〔一〕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节选〕〔二〕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但见一抔土,惨然伤我心!难过难过复难过,不忍泪珠纷。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这是伯牙在子期墓碑前的一首短歌〕1、善鼓琴的伯牙,名满天下的伯牙,竟然从今绝弦,假如你就是伯牙,你见着这绝弦,再对子期说什么?把你最想说的话写下来。2、后人依据伯牙和子期的故事,为了纪念这知音之情,谱成了一首乐曲《高山流水》今日“高山流水”这个成语常用来比方什么?十、名言1.四海之 6、内,皆兄弟也。2.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lǐ〕〔君子的交谊淡得像清水一样,小人的交情甜得像甜酒一样。3.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4.近朱者赤,近墨者黑。5.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7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e16fc05f9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ab.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