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别有人间行路难辛弃疾解读

2022-09-17 10:13:1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精品】别有人间行路难辛弃疾解读》,欢迎阅读!
辛弃疾,行路,解读,人间,精品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关键字】精品

“别有人间行路难”

从诗经到楚辞,从汉赋到唐诗,文学作品的写作手法一直都在进行着或急或缓的改革变化。唐朝倾覆,五代纷争,太祖问鼎,四夷侵凌,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动荡之后,更有文坛复兴,辞藻华丽、哀怨凄切的宋词终于在内忧外患下登上了历史舞台。

默想北宋南宋数千词人,浩如烟海,多如繁星,唯令掩卷而叹、久不能忘的唯有一人——辛弃疾。

金兵南侵13年后,这位一生坎坷的词中之雄出生在山东历城。年方十五,已卓有文名,二十一岁,一骑一剑参军抗金,开始了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的日子。他曾独率两千民众揭竿而起,相抗于数万金兵;他曾手奉拜表,连闯五关,千里归宋;他曾孤身踏营,以区区五十骑喝退十万金兵,杀奸佞,报血仇,一战成名。一生坚决主张抗击金兵,收复失地。多次写文议政,希望其政治观点可以被朝廷采纳,可惜一直不能如愿。光复故国的大志雄才得不到施展,一腔忠愤发而为词,由此造就了南宋词坛一代大家。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慷慨悲壮的爱国词为辛词之主调。辛弃疾具有一般作家所不具备的戎马生涯,他首先是一个爱国斗士,然后才是一个词人,因而他的爱国词最自然真切,悲歌慷慨,抑郁无聊之气,一寄之于其词。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南宋上层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进行揭露和批判,洋溢在字里行间,启迪民氓,振聋发聩。其词亦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真堪称一代词雄。辛词继承了豪放词风和南宋初期爱国词人的战斗传统,进一步开拓了词的境界,扩大了词的题材,几乎达到无事无意不可入词的地步,又创造性地融汇了诗歌、散文、辞赋等各种文学形式的优点,丰富了词的表现手法,形成了辛词的独特风格。另外其词数量也巨,继陆游之后,恐为南宋词人之冠。



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工夫。 近来始觉古人书,信着全无是处。 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何如。 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

辛词以豪放为主,但又不拘一格,沈郁、明快、激励、妩媚,兼而有之。他善于运用比兴手法和奇特想象,对自然界的山、水、风、月、草、木都赋予情感和性格,并有所寄托。他还善于吸收民间口语入词,尤其善于用典、用事和引用前人诗句、文句,往往稍加改造而别出新意。写闲适生活的词数量最大,这类词往往于闲适中流露出莫可奈何的情绪,其精神仍与其爱国词一脉相通,词里词外莫不是一幅幅生动的农耕风情画。



谈到文学主张,辛词中虽未系统明确阐述,但从一些词句中也能看出他的一些文学倾向。他说: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说明他不但重视文学作品的感情作用,而且强调文学应反映重大的社会内容。又说:诗在经营惨淡诗句得活法,日月有新工,说明他提倡严肃的写作态度。又说:有意雄华泰,无意巧玲珑。说明他特别推崇豪放风格。他还对陶渊明在静穆恬淡之中带有一股兀傲不乎之气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深表推崇。这种审美情趣也直接影响了他的词风。



提到辛弃疾,就不得不提到苏东坡,有人说辛是豪放派,继承了苏东坡,但辛词的内容比苏词更为广阔,真正达到了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的地步。苏的豪放仅止于大江东,山水之阔。苏正当北宋太平盛世,还没有民族仇、复国志来炼其词魂,也没有胡尘飞、金戈鸣来壮其词威。真正的诗人只有被政治大事,被社会、民族、军事等矛盾所挤压、扭曲、拧绞、烧炼、锤打时才可能得到合乎历史潮流的感悟,才可能成为正义的化身。诗歌,也只有在政治之风的鼓荡下,才可能飞翔,才能燃烧,才能炸响,才能振聋发聩。



说到辛弃疾的笔力多深,是刀刻也罢,血写也罢,其实他的追求从来不是要做一个词人。郭沫若说陈毅将军本色是诗人;辛弃疾这个人,词人本色是武人,武人本色是政人。他的词是在政治的大磨盘间磨出来的豆浆汁液。他由武而文,又由文而政,始终在出世与入世间矛盾,在被用或被弃中受煎熬。作为封建知识分子,对待政治,他不像陶渊明那样浅尝辄止,便再不染政;也不像白居易那样长期在任,亦政亦文。对国家民族他有一颗放不下、关不住、比天大、比火热的心;他有一身早练就、憋不住、使不完的劲。他不计较五斗米折腰,也不怕谗言倾盆。所以随时局起伏,他就大忙大闲,大起大落,大进大退。稍有政绩,便招谤而被弃;国有危难,便又被招而任用。他亲自组练过军队,上书过《美芹十论》这样著名的治国方略。他是贾谊、诸葛亮、范仲淹一类的时刻忧心如焚的政治家。他像一块铁,时而被烧红锤打,时而又被扔到冷水中淬火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说:其词慷慨纵横,有不可一世之概,于倚声家为变调,而异军突起,能于剪红刻翠之外,屹然别立一宗。吴衡照《莲子居词话》说:辛稼轩别开天地,横绝古今,论、孟、诗小序、左氏春秋、南华、离骚、史、汉、世说、选学、李、杜诗,拉杂运用,弥见其笔力之峭。遍读其词,不得不慨叹时势造英雄,又不得不惋惜英雄亦要屈于时势,老师说,国之不幸是文人之大幸,但面对着如稼轩般一心报国,却报国无门,无心为文,却词曲流芳之人,我们还能慨然而叹文人大幸么,惟有一声别有人间行路难……

此文档是由网络收集并进行重新排版整理.word可编辑版本!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efc196767ce0508763231126edb6f1afe007104.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