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文化软实力

2022-10-01 13:01:3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如何提升文化软实力》,欢迎阅读!
实力,提升,如何,文化

倡导文化艺术的主旋律与多样性,抵制三俗之风,是促进中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需要,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倡导具有美好理想追求、丰富文化内涵和良好艺术品格的文化产品,抵制三俗之风,是中国提升文化软实力的战略需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导向,以尊重文化多样化的人文精神为灵魂,追求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抵制三俗之风,也是提升中国文化产业的规模和效益,壮大中国文化产业竞争力的需要。 文化承载着历史遗产

倡导文化艺术的主旋律与多样性,抵制三俗之风,是促进中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需要。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前提下,党和人民鼓励社会主义文化的主旋律,也积极倡导文化的多样性,这既与人类的普遍文明追求相沟通,也体现了中国文化建设的广阔胸怀。2004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颁布了《当今多样性世界中的文化自由——2004年人类发展报告》,宣布:文化是人类最为持久的产品。人类在地球上的繁荣主要是通过文化实现的。文化传递了人类生存发展的核心密码,成为人类应对未来挑战的宝贵财富。

而近年来引起广泛社会批评的文化艺术领域三俗之风即庸俗、低俗、媚俗的倾向,一味宣扬对金钱、权势、美色的献媚和崇拜,其精神内容是空虚和苍白的。如果任其泛滥,必然会使中国文化流于贫乏和萎缩,难以适应21世纪的发展主题——经济、技术和人文环境的共同提高,难以适应全球文化的多样性发展。 文化软实力关乎国家认同

倡导具有美好理想追求、丰富文化内涵和良好艺术品格的文化产品,抵制之风,是中国提升文化软实力的战略需要。文化软实力是21世纪国家综合竞争力的核心要素之一,它包括文化的凝聚力、文化的创新力、文化的传播力、文化的服务力等。中国提升文化软实力,不可能自然而然地形成,而必然是一个不断传承中华民族和人类优秀遗产,追求和表达民族振兴伟大理想的过程。中国通过孜孜不倦地提炼和创造以和谐为特点的价值观念、制度体系和文化产品,以中华民族的理想追求和文化创造来丰富全人类的普遍价值,才能形成对全体人民和海外华人的高度凝聚力,并且获得各国人民的认同与好感。

国际权威机构进行的调查研究指出:中国人对国家的认同和凝聚力正在提高,这为中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国家的动员能力提供了重要的保障。2009年,母公司设在美国费城的佩尤研究中心在25个国家和地区做了给中国打分的大规模舆论调查,把最具好感的分值设定为100%,最没有好感的分值设定为0%,调查结果显示:中国人对中国的好感度稳步提高,2005年为88%2006年为94%2007年为93%2008年为95%2009年为95%,高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人民的国家好感度。相比之下,2009年俄罗斯人对俄罗斯的好感度为87%,美国人对美国的好感度为88%

中国人提升对国家的凝聚力,这与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现代化的制度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深入密切相关,也与中国长期以来的社会主义主流文化建设,包括各类


艺术作品和媒体所倡导的理想追求和对全体人民的感召力密不可分。而 三俗之风,有的通过恶俗的电视相亲节目,成为引导青年俯就金钱和谄媚收视率的典型体现;有的通过对中国经典文学的恶搞式改编,以低级趣味的流行元素颠覆了原作精神。这些三俗之风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了文化应该有的理想精神,把人引导向崇拜金钱和趋附权势、热衷于钱色交易、权色交易和权钱交易。这些文化现象孤立地看似乎是过眼云烟,但是长期泛滥和广泛浸染,就会使人产生每天变坏一点点的精神蜕变,而涣散全体人民的理想追求和国家认同,最终毁坏中国和平崛起的.伟大精神动力,因而必须受到坚决抵制。 原创力增强文化软实力

倡导积极向上的创新精神,鼓励丰富的原创活力,抵制三俗之风,是激发中国文化的创造力源泉,扩大中国文化在全球影响力的需要,社会文化论文《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

三俗之风的一大表现,就是急功近利、金钱至上、追逐成名不择手段,在炒作和包装上寻找出路,用庸俗的噱头刻意炒作,甚至以低级趣味的所谓卖点吸引眼球。一些作品通过暴力色情、陈腐迷信、颓废消沉、八卦奇闻来促销谋利。让人痛心的是,一些主流媒体的名牌栏目,曾经积累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应,也因为一味媚俗而导致艺术品位明显下降,失去了观众的认同,草草收场,造成很大的社会损失。

联合国贸发会议等五大机构的权威文献指出:2005年,全球创意产品出口额达到3355亿美元,其中发达经济体占1961亿美元,发展中经济体占1362亿美元,转型经济体占315亿美元。发达国家经济体尤其在视听产品、音乐制品、出版等领域体现了明显的创新活力和规模优势。中国文化艺术的创造活力,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有待于中国在文化创新方面长期努力,奋起直追。中国文化艺术界的从业人员必须抵制三俗之风的腐蚀,才能让中国文化艺术的原创活力在规模和能级上达到世界前沿水平,如大河澎湃,造福人类。 商业模式要与人文精神相结合

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导向,以尊重文化多样化的人文精神为灵魂,追求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抵制三俗之风,也是提升中国文化产业的规模和效益,壮大中国文化产业竞争力的需要。

三俗之风泛滥之处,每每滋生出大量的急功近利、抄袭模仿、刻意炒作的弊端,往往是一哄而起,争相开发庸俗的所谓热点,继而又轰然作鸟兽散,难以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和良好的文化市场环境,更不可能形成文化产业的百年基业,因为它在本质上背离了文化产业应该有的人文精神,也背离了作为现代产业灵魂的创新精神、诚信品格和发展规律。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今天,中国21世纪和平崛起的趋势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消费需求,正如浩荡东风洗去尘埃,激发起巨大的市场活力;摒弃三俗之风的羁绊,中国文化产业的航船必将驶向更为广阔的海洋。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f2ead8ae6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6e.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