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活中汲取营养,用生活润色小学作文

2022-09-16 04:07:2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从生活中汲取营养,用生活润色小学作文》,欢迎阅读!
润色,生活,汲取,作文,营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从生活中汲取营养,用生活润色小学作文

作者:彭明华

来源:《读与写·中旬刊》2018年第12

摘要:生活是小学生获取作文素材的重要来源,也是学生获得情感的最直接途径。小学生的作文要以生活为根基,以生活素材为来源,才能写出一篇佳作。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走进生活,感受生活,从中获取素材,从中获得体验,用素材做内容,用情感做框架,才能写出一篇佳作来。 关键词:生活;小学作文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35-0048-01

小学生的作文是小学生语文知识与能力的综合体现,是小学生将自己的所学、所见、所思用文字进行表达,是小学生语文素养高低的直接体现。因此,作文是小学生语文水平的高低的直接表现,同时也是小学生语文学习的重点与难点。如何提高小学生作文的质量,是小学语文教师重点研究的课题。

生活是小学生作文素材的直接来源,也是小学生作文中情感获取的最重要途径,而小学生阅历浅,知识不丰富,没有生活这样的素材、情感来源,很难写出脍炙人口的文章出来。情随心动,文从情生,只有深切感悟或者有真实体验的小学生从能做到下笔如有神的意境。 1.从生活中汲取营养,获得作文素材

小学生的写作是语文学习与应用的重点、难点,也是语文学习的重要之处,语文课程培养学生语言交际沟通能力,书写表达能力,也就是所谓的四大能力:听、说、读、写。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而其中的写作则是众多能力的集中体现,如何正确地引导学生开展高效的写作活动,是语文教师要重点研究的内容。写作一是素材,二是情感,三是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有素材、有情感、有文采,自然小学生的作文就不会逊色,教师从这三方面入手,提高小学生的学习能力。

作文是生活的体现,生活又是学生获取素材最丰富、最直接的来源。因此,小学生要深度融入于生活之中,从中寻找可供作文的对象,并从中能感受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这些点点滴滴正是情感积淀、抒发之处,也正是与众不同的创新之处。

譬如教师在进行《春天》作文的写作训练时,就可以让小学生去生活中寻找春天的影子,春天的特景色,春天的特点……在生活中细细地感受春天,感受春天与其他季节的不同之处,去感受春天带给我们的不一样的情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学生深入、仔细地去观察春天的模样,原来春天的水还是冰凉的,原来初春时的风还是刺骨的,还没有春风拂面之感,迎春花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此时是开的最教娇艳的,黄色的小花绽放在枝头,并没有一种花的娇气,反而呈现给人们的是一种倔强与刚强……

只有在生活中,小学生才能能寻找到最真实的写作素材,丰富的写作素材,让小学生在进行写作时有话可写,有物可描,太多的写作对象让小学生产生下笔如有神之感,只有丰富的写作素材,只有切身的生活体验,才能将写作对象描写得栩栩如生,丰富多彩。 2.用生活润色作文,丰富情感体验

情由心生,一篇好的作文必须是作者情绪的抒发,情感的表达,才能吸引读者,读者也才能感同身受,从中获得与作者一样的情感体验,从而产生共鸣的效果。

小学生的情感丰富,但是在一定的环境下,不会抒发,不会表达,教师要创设让学生情感爆发的出口,让其有深深的情感体验,并将这种体验通过出口表达出来,表述出来,书写出来,让小学生的作文字里行间充满了满满的情义,让读者也能感受到这份情义,那就需要学生有真正的情感体验,只有在生活中,真切地去体验这种情义,小学生一旦拥有了满满的情义,才会有满满情义的作文诞生。

譬如在进行作文《今天我当家》的写作时,教师让学生真真切切地当一回家,这样的情境下,小学生才能真正获得当家主人不易的情感。从早晨的菜场买菜,为了给家人一顿健康的美味,当家人早早起来奔赴菜场,挑菜选菜的学问真是大,此时才感觉到自己的学识不足,对于普普通通的菜竟也无从下手,讨价还价的一些小技巧,此时也束手无策,买菜回来的洗菜、切菜,更是难上加难,不说厨房的水漫金山,就连手中的菜也不听使唤,为何自己切的菜与妈妈切的菜形状不同,为何切不出自己想要的菜的形状出来,炒菜、烧菜更是难过登天,熟与不熟都无从辨别,更不用谈口味了,美味不美味此时就不用斟酌了,一番折腾之后,色香俱全的菜肴上桌,此时,已经累得快趴下,这样的切身体验,让小学生感受到自己一日三餐的不易,妈妈的辛劳付出,却不露声色,自己的一顿饭却搞得天翻地覆,从中能感受到妈妈的辛劳与对家庭满满的爱,这次过程的体验,重在学生的感悟,每天吃饭挑三拣四之时应该想些什么,做在饭桌前应该感谢什么,妈妈的付出又是为了什么……这些感悟将成为孩子一生的财富,也是孩子情感迸发的出口,从这样的生活体验中才能写出情真意切的文章出来,才能落到文章的深处,才能成为一篇有神的作品,用情感润色作品, 才是一篇佳作。 小学生作文要从生活中获得点滴,并进行积累,储备了一定量的生活素材,才能在写作中做到游刃有余,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生活、感受生活,用真切的体验、真实的情感去充实自己的文章作品,将自己的作品润色成一篇佳作。 参考文献:

[1] 许华闽,吕少若.生活化教学策略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教师,201808):97-99.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2] 俞广凤,邹金贤.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生活化策略探微[J].作文成功之路(下),201807):88.

[3] 陈平.生活化教学策略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应用[J].华夏教师,201816):49-50.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802d266530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d7.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