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阅读批注

2022-12-11 12:13:2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如何做阅读批注》,欢迎阅读!
批注,如何,阅读

如何做阅读批注

批注:常用的读书方法。阅读的时候把读书感想、疑难问题,随手批写在书中的空白地方,以帮助理解,深入思考。 圈圈点点,心有所感,笔墨追录,三言两语,生动传神。 叶圣陶曾说:圈点、批注的方法阅文章效果最佳。阅读程度不够的原因,阅读太少是一个,阅读不得法尤其是重要的一个。多读固然重要,但尤其重要的是怎样读。 批注符号。运用批注式阅读的方法,要明确批注符号的作用 1~~~”浪线 画在文采斐然,写作可以借鉴的句子下面。划在文章优美语句下面。 2“○○○○”圈,标在文章的难词或者精彩词语下面

3“——”直线,标在文章中需要着重领会加深记忆、理解的语句下面。 4?”疑问号,用在有疑问的语句末尾 5“△△”着重号 标在句子关键词下面 6///”分开号,用来划分段落与层次 批注的位置有:

1)眉批:写在书眉或文稿上方的空白处。 2)夹批:文稿的字里行间。

3)旁批:文稿左右两旁的空白处。 4)尾批:文段或全文的后面。

批注的内容非常广泛,大体可以归纳为4:

1)注释:在读书时,遇到不认识或难懂的字、词,查字典、找参考书,弄清词义,指明出处,写在空白处。

2.提要:边看边思考,用简练的语言概括中心思想,把握文章脉络,提示语言特点。 3)批语:读书时,会有各种思想、见解、疑问产生,这些内容可随手写在空白处。 4)警语:在读书时,发现优美语句、典范引文、重要段落、新颖说法及特别值得注意的地方,为提醒自己,可批注上注意!重要!用心记住!”“抄写笔记等字样,使自己注意力集中,并为今后重点阅读提供条件。 做批注的方法: 1、赏析语言特色;2、评点人物;3、生发联想; 4、剖析写法;5、评判文本;6、质疑问难。 批注的注意点:

批注时应注意用语简洁、精练语言通顺,不能太繁琐,用自己的话准确概括,做到言简意赅。

在原书地方写你的真实的感受,写不下可用其他纸张。有什么写什么。不拘一格。如果该书你准备阅读多次,注意每次用不同的笔写 批注的分类:

1)感想式批注

如有的学生在读了 <<送东阳马生序>>的第一段后写下这样的批注:“不经一番寒彻骨,哪有梅花扑鼻香?宋濂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就,就因为他能经受得恶劣的环境的考验。现在正值冬天,这几天所处的环境有点和书中的环境相似,但我有时候却想打退堂鼓,看来只有吃得苦中若,才能方为人上人啊!” 2)质疑式批注

“学者先要会疑”不疑不能激思,不疑不能增趣。带着问题读书,才会读进去,真正地走入文本,与文本、与作者进行对话。这种批注式阅读方法,有利于培养我们的怀疑与探究精神。质疑本身就是一种思考,一种挑战,一种探索。这种阅读方法适合于各类文体。 质疑的问题可以是不明白的地方,也可以是与作者不同的观点。


3)联想式批注

阅读最大的乐趣引起联想,能够由此及彼,能够自觉的由文本迁移到文外。这种阅读方法有注于我们知识的迁移、信息的归类整合。做到把知识进行归纳整理,触类旁通,真正的把知识学活,内化成自己的一种能力。从而使课内牵一发课外动一身。 联想的内容可以是各种形式的,诗歌、文章、图片、歌曲、视频等等。 4)评价式批注

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尊重自己的阅读体验,对阅读作出或褒或贬的评价,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成为读书的主人,你们有权利来评价书本和作者! 5)补充式批注

这种阅读方法就是顺着作者的思路,依照作者的写法,接着为作者补充。也可以称得上仿写、续写,从而活跃自己的思维,打开自己的视野,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快捷的提高写作能力。 小结:怎样做批注?

1、在哪里批?——自己有感想、见解、疑问的任何地方。

2、批什么?——文章字词句段的思想内容、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艺术效果以及文章的结构、思路等任何方面发表自己的看法。

3、在哪里注?——在不懂或不太懂的地方(如生僻字、熟语、典故等)

4、注什么?——自己通过翻阅工具书等资料查阅到的准确注音、释义、说明等信息。 不同文体文章的批注,要突出它们各自的特点

: 突出对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和环境)等 内容的批注 议论文: 突出对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等内容的批注

说明文: 突出对事物的特征﹑说明顺序﹑说明方法和说明 语言等内容的批注 写景散文:宜多用概括式和赏析式,多从景物的特点﹑所抒发的感情(含感情变化的过程)和所运用的 表现手法及修辞格等方面入手。

读书笔记,是指人们在阅读书籍或文章时,遇到值得记录的东西和自己的心得、体会,随时随地把它写下来的一种文体。古人有条著名的读书治学经验,叫做读书要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这手到就是读书笔记。读完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后,应根据不同情况,写好读书笔记。 常用的形式有:

(一)提纲式。以记住书的主要内容为目的。通过编写内容提纲,明确主要和次要的内容。 (二)摘录式。主要是为了积累词汇、句子。可以摘录优美的词语,精彩的句子、段落、供日后熟读、背诵和运用。

(三)仿写式。为了能做到学以致用,可模仿所摘录的精彩句子,段落进行仿写,达到学会运用。

(四)评论式。主要是对读物中的人物、事件加以评论,以肯定其思想艺术价值如何。可分为书名、主要内容、评论意见。

(五)心得式。为了记下自己感受最深的内容,记下读了什么书,书中哪些内容自己教育最深,联系实际写出自己的感受。即随感。

(六)存疑式。主要是记录读书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边读边记,以后再分别进行询问请教,达到弄懂的目的。

(七)简缩式。为了记住故事梗概、读了一篇较长文章后,可抓住主要内容,把它缩写成短文。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8152c0f1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207fe54.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