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语文

2022-10-06 23:16:1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诗意语文》,欢迎阅读!
诗意,语文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诗意语文

作者:张爱真

来源:《读与写·中旬刊》2019年第12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35-0077-01

之所以喜欢外出听课学习,是因为我发现每走出去一次,多多少少,都会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长久闭门造车,难免孤陋寡闻,流于狭隘。而不时地走出去,看过去……仿佛能在不经意间,汲取来自不同方向的能量。从而更确定已有的正向,修正不恰当的流弊。 对于醉心于古诗词的我来说,如何把我喜欢的,以恰当的形式交给孩子,让他们如我一样领略:诗中有画,诗中有文,诗中有情的美妙境界,是我一直想要努力实现的。王淞舟老师的诗意语文,完美的满足了我学习的向往。

我们都有这样的经历:泛舟于明净澄澈的湖面,陶醉于湖光山色的奇瑰,领略于人在画中行的和谐境界,我们会自然发出诗情画意的感叹;至于携春踏青,风垄雨畦,断桥拂柳,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的诗家新景,或见仕女执团,粉蝶翩翩,扑向的不是生灵,我们也会雅称诗意”……对于教师来讲,进入书声琅琅、生命灵动、人文感光、智性流溢、潜心涵泳的课堂意境,我们也会由衷发出诗意的感叹。或许由于王崧舟老师诗意语文的先入为主,我对他的阅读是带着这些诗意的形象开始的。

我发现,他不是简单地把诗意语文叠加,也不仅仅是在技巧娴熟的基础上,让课堂多出一分诗意,而是以一种近乎朝圣的虔诚,触摸着语文的终极灵光,让学生在课堂上,享受生命成长的人文滋养。于是,他的课,总能让人对接多元纷纭的实象,也总能让人感动于一种精神的意会。

听说有人把王崧舟比作小语界的李白,我不知道这样的联想是否源于王崧舟的诗意语,但我赞成这种链接关系。王崧舟与李白的确有类似之处,他们都受儒、释、道、法诸家思想的影响,并且在各自的作品中,表现出来,让精神中的那朵莲花绽放得鲜艳夺目,美丽动人。

作为一名有思想深度的当代名师,王崧舟的主要教学思想归结于其不遗余力所倡导的语文。到底什么是诗意语文?许多语文教师和专家试图去臆解诗意,王崧舟则以说不予以回答。是的,诗意本身是一种意会,是一种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灵犀际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发现,王崧舟多处引用德国诗人荷尔德林的诗歌人充满劳绩,但还/诗意的栖居在大地上,这倒启发我想起海德格尔的思维的说诗意的说的说法。海德格尔认为,只有诗意才能把人所体验到的完整世界表现出来,逻辑的、推理的语言,只能把握一些普遍的抽象的东西,对真意或境界只能间接地把握。这样的理解,我们似乎可以洞见王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82f8d8497b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d7.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