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雨》与《日出》分析比较

2022-08-03 17:14:1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雷雨》与《日出》分析比较》,欢迎阅读!
雷雨,日出,比较,分析



人物角色

繁、陈二人都是受到过五四运动思潮影响的接受过文明教育的知识女性,她们聪明、美丽、热情,有着自己的憧憬和对幸福、爱情生活的追求。渴望被人尊重,渴望过真正人的生活。可同时,她们对现实又都有着清醒的认识。她们厌恶自己所处的那种令人窒息的生活环境,但又深陷其中无法自拔,有所醒悟但又无路可走,最终被黑暗所吞噬。

繁漪这个长期受传统道德熏陶的中国旧式女人③,何以跟继子发生乱伦?这种病态的性爱,只能从病态的社会寻找根源。从作者写繁漪有她的文弱,她的哀静,她的明慧,——她对诗文的爱好,但是她也有更原始的一点野性:在她的心,她的胆量,她的狂热的思想,在她莫名其妙的决断时忽然来的力量。④这一段描写当中,我们不难看出,在繁漪身上既残存着中国旧式女人忍让、屈从的性格弱点,也有着新式女性的反抗和叛逆性格。在她被骗嫁给周朴园后,不幸落入周公馆这口残酷的井⑤,从此便被禁锢在封建家庭的牢笼里。比她大二十岁的周朴园把她视为自己的统治对象,两人之间没有丝毫的夫妻感情,使她过着孤寂、空虚、痛苦的生活,18年来呼吸不到半点新鲜的空气。周公馆的围墙隔绝了外界的一切,除了家人,繁漪不能与任何外人接触;公馆内的氛围郁闷、窒息、阴森,要扼杀一切生机。这里,是一片感情的荒漠;在这里,繁漪渐渐地被折磨成石头样的死人⑥。作者一开始就赋予繁漪脸色

结构不同

《雷雨》是属于锁闭式结构。

时间集中,从第一幕到第四幕时间不到20小时;地点集中,三幕都在周家客厅;剧本巧妙地以明线、暗线交织布局,以幕前情节推动现在的剧情。

《日出》的结构是横断面的描写法,既西洋戏剧史上人像展览式的结构。它不像《雷雨》的结构那样严密紧凑,而是从片段的方法写起 第一,剧本人物众多,却没有一个可以统帅全剧矛盾的角色。 第二,剧本情节线索也较繁杂,虽以剥削阶级对下层人民的迫害压榨和他们内部狗咬狗的矛盾为基础,但全篇没有统帅全剧的中心冲突,也没有绝对统一的贯穿动作。

初看,结构松散,矛盾冲突不集中,但主题思想将他们(人物和事件)有机的统一在一起。 :

1.从人物上看,都有以下几种人.

贪婪型,他们见利忘义,被金钱的诱惑迷失了善良的本性.如《雷雨》中的周朴园和《日出》中的潘月亭。

1




淫乱型,如繁漪和沉白露,在曹禺眼中,他们都是被逐出精神上伊甸园的夏娃。

使徒型,如周冲和方达生,他们不是生活中的强者但是他们有自我牺牲的精神,愿意为别人的幸福多做事情。

2.由于曹禺是一个基督教徒,因此,在他的作品里都包含了一种原罪意识,还有一种救赎与自救的意识。如周朴园说过你不要以为我的心是死了,你以为一个人做了一件于心不忍的事就会忘了么?”陈白露对小东西的救助也体现了这种精神上的自救。 异:

《雷雨》是独幕剧,描写的是一个晚上发生的事情,而《日出》则是多幕剧。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831acd9c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275c724.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