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孔孟论学习

2022-05-23 19:01:1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7 孔孟论学习》,欢迎阅读!
孔孟,学习

7 孔孟论学习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儒家代表人物关于读书学习的观点,领会读书学习的基本道理。 2.比较孔孟言论的语言特色。 3.识记古汉语词句的有关知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

疏通文句、理解文意。领会读书学习的道理。 三、教学时数 3课时。

四、预习要求

1.诵读并抄写课文的前面七节(即《论语·学而》、《论语·为政》(三节)、《论语·公冶长》《论语·雍也》《论语·述而》。 2.参照注释,口译这七节课文。 3.把预习中遇到的问题记起来。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检查预习。

1.检查诵读(17节)情况(小组读、个人读)。

2.同桌二位同学相互检查抄写(17节)情况,并对错别字进行登记。 3.教师在黑板上对错别字进行汇总,并与学生一起进行订正。

4.请学生说出在预习中遇到的问题,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加以解答(也可以留待课文讨论时解答)。 (二)导入课文

学习第一节:《论语·学而》

1.分别请二位学生口头翻译这一节。

2.请其他同学评价这二位同学翻译的情况(如有误译,要指出来)。 3.教师总结学生的口译和其他同学的评价,订正误译并说出自己的翻译。 重点解释:而(而且)习(温习)说(通“悦”,高兴) 4.请学生交流本节内容所说道理的经验或体会。 学习第二、三、四节:《论语·为政》(三节) 5.分别请二位学生口头翻译这三节。

6.请其他同学评价这二位同学翻译的情况。

7.教师总结学生的口译和其他同学的评价,并说出自己的翻译。 重点解释: 而(从而)为(成为)罔(迷惑而无所得)殆(疑惑) 知(在“是知也”中属于通假字,通“智”。)

8.请学生分别交流这三节内容所说道理的经验或体会。 9.小结 [内容要点]

①《论语·学而》:孔子的观点,在学习之后按照一定的时间去温习,是一件快乐的事。这一种快乐,需要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去体验。

②《论语·为政》(一):在学习中,温习旧的,往往会有新的发现,旧的就转化为新的了。这就产生了发现的乐趣,而且,按照孔子的意见还可以成为老师。 ③《论语·为政》(二):这一则强调的是学与思的关系,可以说是相辅相成。


④《论语·为政》(三):能够把自己知道的和不知道的分清,并承认自己所不知道,是一种智慧。这不仅是学习,也是处世的一种智慧。 以上四则讲的是自己学习的道理。 (三)背诵课文

当堂背下以上四则课文。 (四)学习探究(57节)

1.分别请二位学生口头翻译这三节。

2.请其他同学评价这二位同学翻译的情况(如有误译,要指出来)。 3.教师总结学生的口译和其他同学的评价,订正误译并说出自己的翻译。 重点解释:敏(聪敏灵活)耻(羞耻,意动用法,以„„为羞耻)好(在“好之者”中,爱好)隅(角落)

4.请学生交流56内容所说道理的经验或体会,也可以按以下问题思考:1“敏”与“好学”是什么关系?为什么并提?2“乐之”为什么比“好之”更值得肯定?教师说说7节的经验体会。 5.小结 [内容要点]

①《论语·公冶长》:学习中要克服世俗的羞耻感。“敏”与“好学”是并列关系,说明具有良好的学习素质。

②《论语·雍也》:善于在自己的学习中培养学习的乐趣。乐于学习,就会在学习中拥有无限的乐趣。

③《论语·述而》:一般而言,学习中遇到困难可以请教老师,但必须是自己认真思考。“不复”是促使他去思考。 (五)背诵以上三节课文。 (六)布置作业。

1.巩固17节的背诵。 2.诵读并抄写810节。

3.参照注释,口译这三节课文。 4.把预习中遇到的问题记起来。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和预习。 1.检查17节课文的背诵。

2.检查诵读(810节)情况(小组读、个人读)。

3.同桌二位同学相互检查抄写(810节)情况,并对错别字进行登记。 4.教师在黑板上对错别字进行汇总,并与学生一起进行订正。

5.请学生说出在预习中遇到的问题,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加以解答(也可以留待课文讨论时解答)。

(二)学习《说苑》和《孔子集语·子贡第二》 1.分别请二位学生口头翻译这二节。

2.请其他同学评价这二位同学翻译的情况(如有误译,要指出来)。 3.教师总结学生的口译和其他同学的评价,订正误译并说出自己的翻译。 重点解释:孰(谁、哪一个)居(居住,生活在一起)期(相约、会面) 4.请学生分别就这二节内容所说的道理交流经验或体会。 5.小结


1)《说苑》:读书要有自己的思考,但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能自己解决,因而向别人请教极为重要。

2)《孔子集语·子贡第二》:读书要体验作者的思想感情,重要的就是要深入文章的情景。这就需要我们在读书时设定与作者交谈的情景。 (三)背诵以上二节课文。 (四)学习《孟子·离娄下》

1.分别请二位学生口头翻译这一节课文。

2.请其他同学评价这二位同学翻译的情况(如有误译,要指出来)。 3.教师总结学生的口译和其他同学的评价,订正误译并说出自己的翻译。 重点解释:道(方法)自(自觉)居(保有)资(积累)原(通“源”,水源) 4.师生共同交流本节课文所说的道理。

可以参照以下问题:在学习中如何才能做到左右逢源?你有这个体会吗? 5.小结

文章所说的是君子,但每一个同学在学习中也会有这样的一个感悟:学习方法得当,知识的积累和感悟就会深厚,一旦使用就会文思敏捷,左右逢源。 6.背诵这一节课文。 7.课堂小测

一、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义。

1.学而不思则罔 2.思而不学则殆

3.敏而好学 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5.不愤不启 6.不悱不发 7.受学重问

8.读书诵诗,与古人期 二、说出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所指代的内容。 1.学而时习之 2.知之为知之 3.君子深造之以道 三、解释下面二组加点词的意义。

A.①可以为师矣 ②人物之往来,以为戏具

B.①诵诗读书,与古人居 ②自得之,则居之安 [参考答案]

一、1.迷惑而无所得2.疑惑3.机敏,聪敏灵活4.比不上5.苦思苦想仍然不能领悟的样子6.想说而又说不出来的样子7.请教8.相约、会面 二、1.学习的内容2.知识、道理3.指所学的东西,学问 三、A.①成为,作为②作为B.①生活在一起②保有 (五)布置作业

1.巩固810节的背诵。 2.诵读并抄写1113节。

3.参照注释,口译这三节课文。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83460614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5c.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