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唐代诗歌中的砧杵意象

2022-09-23 07:14: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论唐代诗歌中的砧杵意象》,欢迎阅读!
砧杵,意象,唐代,诗歌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论唐代诗歌中的砧杵意象

作者:张

来源:《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0年第05

摘要:意象是诗歌的构成元素之一,大量意蕴深厚的意象的使用是唐代诗歌取得辉煌成就的重要原因。砧杵正是一组唐诗中经常出现的经典意象。本文即通过对这组意象历史渊源、使用特点、审美内涵等方面的分析了解意象的在诗歌中构成中的重要作用,并从意象使用这一特定角度探究唐代诗歌成就卓著的原因。 关键词:诗歌;意象;砧杵

中图分类号:I05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0)10-0002-01

诗歌是有唐一代的文学标志。唐代诗歌臻于完美,它不仅题材广泛、格律完备、词采华美,而且骨气端翔、意境深远、内蕴丰厚,代表了中国古典诗歌的最高成就。在诗歌的构成元素中,意象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谓意象,古义即表意之象”,《周易·系辞》中说圣人立象以尽意”,可见意象即是诗人借以抒发感情、表达思想的表象。在唐诗辉煌的成就中,数量丰富而又意蕴深厚的意象起到的的作用不可忽视。笔者在阅读唐诗的过程中,注意到唐代诗人们频繁使用的一组意象,即砧杵意象,李白、杜甫、王昌龄、张若虚、白居易、韦应物等诸多诗人都在诗篇中反复使用。一般来说,诗人们最钟情于能充分体现其审美理想的意象,而这些带有象征性的意象由于被诗人们反复使用,渐渐具有了相对稳定的意蕴。笔者打算通过对砧杵意象的浅要分析,特定角度了解唐诗辉煌成就的原因。 一、砧杵意象的渊源

所谓砧杵,实为古代捣衣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两样工具。砧即捣衣所用的石板,杵即捣衣所用的木棒。捣衣是制衣前的一道工序,设此道工序的目的是使衣料平服、变软,便于缝制。有意思的是,砧与杵的合作不仅使衣料变软,让人们穿起来更舒服,而且给中国诗歌尤其是唐代诗歌增添了一份独特的美丽。砧杵合作的场景因其独特的审美意蕴被善于创造的诗人们巧妙描绘到诗歌作品中。最早提到砧杵的诗歌应是传为班婕妤所作的《捣素赋》中投香杵,扣文砧的描绘,后有晋朝曹毗《夜听捣衣》纤手叠轻素,朗杵闻砧声”,南朝宋时谢惠连《捣衣》诗中檐高砧响,楹长杵声哀”,南朝萧衍《捣衣》参差夕杵引,哀怨秋砧扬”,北朝温子昇《捣衣》香杵闻砧知远近,传声递响何凄凉。等等。可以说,唐代以前砧、杵意象已经有了相对稳定的审美内涵。砧杵是思妇题材诗歌的常用意象,其内蕴的感情基调是哀怨凄凉,表达的是人生悲剧性的体验。正是唐前历代诗人的反复使用和积累后,砧杵意象艺术价值的初步形成了,这使其在唐代特定时代环境下迸发出耀眼的光彩有了可能性。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840353aa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d175c36.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