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孔子研究现状探析

2022-12-12 22:27: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近十年孔子研究现状探析》,欢迎阅读!
孔子,探析,现状,研究



近十年孔子研究现状探析

正文:孔子作为儒学的创始人,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占有极为特殊的地位,其影响之大,争议之多,是其他任何一位古代思想家所无法比拟的.这就决定了在先秦儒家研究中,孔子的研究一直是一大热门课题,发表论文之多,实可以汗牛充栋作喻.尤其是近年以来,对孔子的研究逐步走向深入和成熟,有关孔子的新的进展和成果更是令人瞩目.同时也在孔子的相关思想上产生了激烈的辩驳,由此产生了一些关于孔子的重要话题。这里我们只能挂一漏万地择要介绍近十年来的孔子研究现状,从而对现今孔子的研究有一个简要地了解。

关键词:孔子研究;政治立场;思想体系;方法论;新进展;

近些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对外文化交流的扩大,国外兴起了学习中国文化的热潮。与此同时,国学热也在国内逐渐兴起,从引起了人们对于以孔子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热潮。在此基础上,孔子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同时随着研究的深入,出现了关于孔子思想的各种论争,各种辩驳争议不断。

关于孔子的时代和政治立场的辩驳。春秋末期的孔子属于哪个阶段,代表着哪个阶级的利益,其思想是落后的还是进步革新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三种观点。孔子是没落奴隶主阶级代表说,新兴地主阶级代表说,以及从奴隶主阶级转向为新兴地主阶级说。 关于孔子的思想体系的核心的辩驳。何为孔子思想的核心,历来是孔子研究的热点之一。归纳起来有以下三点。以仁为中心说,礼为中心说,中庸核心说。

孔子研究的方法论问题的辩驳。一种观点认为应该从系统的观点来进行研究。第二种观点认为应当科学的研究孔子,揭示孔子思想发展过程。第三种认为应该运用辩证的科学分析的方法来研究。

孔子研究的新进展,以游唤民先生新著《孔子思想及其现代意义》为例。以往学术界对孔子的研究,一般是从政治观、宇宙观、伦理道德方面研究的多,而该书却以新的角度,对构成孔子思想的主要范畴—— 德、礼、仁、中庸、人性.从其内涵、特征、产生的历史根源和现实根源进行研究,并揭示其内在联系,认为孔子思想是“以仁为核心的整体,性善论是仁的基础,礼是仁的载体.中庸是仁的方法论,德治思想是仁在政治上的表现。”可以说这一概括是新颖而准确的,是孔子研究的一大新的进展。

一、孔子的时代和政治立场

这是涉及到春秋末期的时代性质,春秋末期的孔子属于哪个阶段,代表着哪个阶级的利益,其思想是落后的还是进步革新的问题至今仍有三种不同的观点。 (一) 孔子生活在奴隶制度没落时代,是没落奴隶主阶级的代表。他维护奴隶制等级制度,

要恢复周礼。坚决反对新兴势力的篡逆行为,鲁国戚文仲当政时,废除六个关卡,

实行通商惠工政策,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孔子骂他不仁,这是没落奴隶主精神状

态的反映。

(二) 孔子是新兴地主阶级的代表。其论据是:第一,孔子称赞管仲、子产这些封建主义

的改革家。第二、孔子支持地主阶级的代表人物,如鲁国的三桓。认为孔子对新兴地主阶级人物所作的指责,不仅不是反对新兴的封建制,相反是为了新兴封建制的长远利益。当新兴封建制显现出鲜明的优越性,贫富尊卑之间的矛盾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时,他站在这场历史性变革的立场上。当情况相反的时候,他则深为不满,对其进行指责。第三,孔子主张采取新的剥削方式,以招收四方逃亡贵族,促进生

产方式的发展,他提出上好礼、上好信,使四方之民褓负其子而至。

(三) 孔子的思想有个演变和发展过程,前期受传统影响较多,偏于保守,曾经热情的向

往奴隶制,但严峻的现实生活教育,使他对奴隶制不得不由向往到动摇以致破灭。到了后期,进步思想逐步占了主导地位,从奴隶主的代言人逐渐转化为新兴地主阶级的代言人。






二、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

何为孔子思想的核心,历来是孔子研究的热点之一。但争议颇多的仍然集中在对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的批评方面,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观点。

一是“仁”为中心说。其论据有:第一,认为仁的观念在孔子思想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可以说仁是他的哲学他的世界观,他的伦理道德学说,是他的全部博大庞杂的思想体系的总纲。第二,认为孔子的仁体现了一种古代人道主义精神,在当时有很大的进步意义。仁本身就是一种伦理道德思想,它标志着以孔子为首的儒学的最大特征,这种特征集中表现为反神道主义,反禁欲主义,反蒙昧主义,反主观主义。第三,认为孔子的仁学可以说是社科学的人类学,孔子的仁学,精华和糟粕兼有,其精华作为社会学哲学人类学多是合理的,具有人民性和民主性,应该努力使孔子思想精华为建设社会主义文明,振兴中华服务。

二是“礼”为中心说。其主要论据有:第一,孔子一生都尚礼,孔子思想一贯重礼,仁以礼为主要内容,受礼制约,孔学主要是礼学,孔子的中心思想是礼教,孔子的中心思想一直都是礼。第二,孔子思想中礼是仁与仪的统一,礼的核心思想是对人的基本权利与人格的尊重,他的外化是一套典礼仪式。

三是“中庸”核心说。其论据有:第一,认为中庸不仅是一种方法,而且是儒家的世界观,中既有不偏的意思,又有宇宙本源的含义,它是一阴一阳之道的体现,即中和。从这一点看,它应是孔子思想的核心。第二,认为在孔子思想的复杂结构中,构成以“中庸”为处事态度的思想整体,这是当时社会交替的现实在孔子思想中的反映。孔子思想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在这整体中,他们互相联系,不可分割,被“中庸”这一整体思想所驾驭着。

三,孔子研究的方法论问题

对这一问题的理解,归结起来有以下几种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从系统的观点看,研究孔子的方法论体系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指导思想。我们研究孔子思想的指导思想主要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第二个层次是科学方法,如系统论,信息论,归纳法,演绎法等;第三个层次是具体方法,如考证,训诂,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三个层次是依次服从,而第一个层次是根本的,第二第三个层次可能发生偏差。

第二种观点认为,应该科学的研究孔子揭示孔子思想发展过程,这是一个重要的方法论问题。如果不用历史的发展的眼光研究孔子思想,只是静止的凝固的平面的把他在不同时期说的话,按照不同的需要凑集在一起,就会构造出各具特色的思想体系,做出完全不同的评价,要研究孔子言论的时间性,大体可以划分早期,中期,晚期三个阶段,并概括出不同的思想特点及其相互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对孔子思想做出正确的评价。

第三种观点认为,在运用辩证的科学分析的方法中,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要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具体分析和区别孔子学说对社会发展所起的进步作用和阻碍作用。2、要区别和分析孔子在政治思想上保守性多于进步性和他在教育上进步性多于保守型。3、要区别和分析孔子本人在当时历史条件下的学术思想和实践效果,要本着时间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来评价孔子在当时的功与过。4、要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要注意国内外研究孔子学说的各个学派的不同观点和成就。

四,孔子研究的新进展

孔子思想研究新进展可以游唤民先生新著《孔子思想及其现代意义》为代表。该书对孔子的新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该书在一些问题上,多发前人所未发,其荦荦大者盖有数端焉:

一曰孔子虽不昌言性善,但“仁者爱人”“我欲仁,仁斯至矣”,如果人性不善,何能如此?

二曰孔子固重道德,然不轻经济和科技“庶、富、教”“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84447fd3b14e852458fb579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