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培养高考体育特长生的几点思考

2022-07-31 23:00:2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对培养高考体育特长生的几点思考》,欢迎阅读!
特长生,培养,思考,高考,体育

对培养高考体育特长生的几点思考

作者:贾威

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上)》 2018年第8



摘要:高考体育特长生的培养工作是高考教练员关心的问题,多培养出一个高考体育特长生既能给学校增加一个本科上线人数,也是对高考教练员工作的一种认可。近些年,由于高考制度的改革和不断完善,很多地方的体育术科考试成绩逐年提高,这也给我们工作在一线的教练员教师增加了不小的难度。本文根据笔者多年的带队经验谈谈如何培养高考体育特长生,以便和兄弟学校的教练员共同分享。

关键词:高考;体育特长生;训练;管理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8-0094

随着高考体育招生政策的变化和体育特长生群体的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学生加入到了体育训练的行列,招生录取比例也变得越来越低,如何在这种情况下提高体育高考升学的录取比率,是学校体育工作者所面临的一个关键问题。

一、高考体育特长生队伍的构成和来源

很多学校高考体育特长生是由本地区的实际情况而定的,有些特长生是从初中开始就一直参加体育训练,有些是步入高三年级由于文化课成绩下降而身体素质较好走上体育特长生这条改变人生的道路上来的,前者由于一直参加体育训练,文化课成绩一般;后者一直进行理论学习,文化课成绩较好;但是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愿,就是想最后拼搏一下考上体育本科,改变自己的命运。

二、科学的训练

要想把一个队伍带好,首先教练员应该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只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做支撑,才能对体育特长生进行循序渐进、科学有效的训练。训练初期应该以身体素质为主,配合一些小力量和局部力量练习来增加部分肌肉群的力量。让学生在参加训练的同时,逐步适应训练,慢慢提高力量素质。这一阶段配合协调性的练习也是非常重要的,要让学生多拉伸韧带,多做踢腿和支撑后蹬跑的练习,在提高力量的同时,提升在跑动中加大步长和快速进行蹬地的能力。身体素质有了明显提升以后,我们就要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因材施教,结合高考考试的项目对学生进行技能教学。这一阶段,全面而快速的掌握技术动作是根本目标,通过示范、讲解和放映优秀运动员的视频让学生模仿、领悟,最终为提高成绩而努力,克服困难去完成动作。训练后期,我们要多尝试一些模拟考试,以模拟考试的形式让学生去体会高考术科考试时的紧张气氛,适应考场,调整自己的身体状况,以便有更加充分的准备去进行高考备考。对于笔者而言,平时的训练安排是这样的:周一主要以多种形式的跑为主(变速跑、上坡跑和下坡跑等);周二是小力量练习(小哑铃摆臂、提踵、快挺、弓步交换跳、负重高抬腿、腰腹肌练习等);周三是速度练习(30米、50米、100米等短距离快速计时跑);周四是大力量练习(负重深蹲到半蹲,深蹲每组2-3次,半蹲10-20次,力量要适度,尽量达到运动员的极限为止。大力量结束后一定做加速跑、快速高抬腿、原地纵跳和跨步跳练习等);周五是耐久跑(进行指定时间的耐久跑练习,可以安排3000米、5000米,也可安排越野跑等);周末安排专项(要求学生巩固专项技术并提高专项成绩,也可以对前几天的训练进行调整),这只是个人的训练习惯。每位教练员都要有自己的一整套训练手段和方法,但最终目标是一致的,就是让学生提高体育术科成绩,为高考术科顺利达线打下基础。

三、严格的管理




衡量一个团队的标准是看有没有严格的规章制度,学生都是比较难管的,高中学生的生理和心理都不成熟,他们做起事来从来不计后果,所以在训练的时候要严抓每一个细节,按照要求去不断发现和完善队规,这样我们的管理制度才能起到约束学生的效果。

四、考试前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

体育特长生在考试前都时不地会产生一些紧张、焦虑的心理状况,有时上文化课时会不注意听讲,有时在训练时精神不够集中等,这是正常状态下考前紧张的表现。临近考试,有些运动员会保持非常好的运动状态,这样的学生很适合比赛,在比赛时也会发挥出非常好的成绩;有些运动员越到考试就越紧张,做什么都是有心无力,还时常询问带队教师,为什么自己的成绩会这么差呢?前者心理调控能力较强,考试时勇于向前绝不退缩,往往考试结果令人意想不到的好。后者心理调控能力较差,越临近考试就越紧张,所以我们教练员和体育教师一定要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和他们多交流,为他们树立坚定的信心,让他们相信自己一定能行,比如在赛前听一些舒缓的音乐、大喊“几声”等都是能够让他们缓解自己紧张情绪的方法,这样对考试也会起到促进作用。每个运动员的特点不同,疏导方法也不同,我们要找到适合运动员的方法让他们学会自身调控,这样才能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并有所突破。

总之,在处理高考体育特长生的训练和管理工作时千万不能大意,在训练过程中一定要时刻关注学生的成长,要相信学生,学生把人生中最重要的转折点交到了你的手中,你一定要给他们指引好前进的道路。作为道路的指引者,教师一定要协调好他们和家长、学校、教师、队友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在刻苦训练的同时还能够认真学习文化课和进行训练,只有在文化课和体育术科都达到要求的情况下才能够考上体育本科,这也是为国家培养优秀的体育后备人才,提高学校的高考升学率积累经验。笔者坚信,只要努力去做,做到问心无愧,学生一定会用良好的成绩来回报教师。

参考文献:

[1] 马允乐.浅谈体育特长生的学习与训练[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2(4).

[2] .高中的体育特长生成才培养[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5(1).

[3] 格,邱晋军.高中体育特长生可持续发展的研究[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8(9).

[4] 原鹏程.中学体育特长生培养的几点思考——以北京市第二十中学为例[J].运动,2012(4).

(作者单位:四川省东汽八一中学 618000)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8484112b3386bceb19e8b8f67c1cfad6185fe96e.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