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如何防范财务风险的对策探讨

2023-01-19 19:41: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企业如何防范财务风险的对策探讨》,欢迎阅读!
财务风险,对策,防范,探讨,如何

企业如何防范财务风险的对策探讨

作者:吴利华

来源:《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7年第4



企业如何防范财务风险的对策探讨

吴利华

摘要:本篇文章首先对财务风险的基本内容进行概述,从财务风险的类型以及风险的成因

等方面入手,探讨相应的财务风险防范对策,进而为相关企业财务管理人员一定的启示与帮助。

关键词:财务风险;财务风险预警;防范;对策

一、财务风险的基本概述

(一)统筹风险

企业在进行资金统筹时,因为对今后获得的收益存在不确定性,会使企业存在到期之后不能及时支付本金以及成本等类风险。统筹活动通常是以货币筹集的方式来实现企业资金运营起点,因此统筹风险同时也可导致企业负债运作,也就是说统筹风险是整项财务风险中的启动环节。

(二)投资风险

所谓的投资风险主要是因为一些不确定原因,导致企业在进行投资时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而产生的风险。投资风险包括企业投资阶段以及运营阶段所花销的资产以及产出阶段资产收支所产生的所有风险。

(三)资金运营风险

资产运作风险主要指企业在运营时,供、产、销等环节中因为受到各类不确定因素,如采购超支、生产超支、资金兑现风险、应收转款的坏账、回收滞后等,使得企业运营过程中发生财务资金问题。

(四)利润分配风险

利润分配风险是企业获取收益中形成的风险,一旦发生会对企业经济利益造成严重的损失。

二、财务风险形成原因

(一)外部原因

其外部因素主要涉及到经济、市场、法律、文化以及资源等外部环境,虽然这些环境都产生于企业外部,但是依然会给企业财务管理带来严重的影响。一旦外部环境发生改变,而企业无法立即适应这一变化,必然会产生一定的风险,给企业财务管理带来不利影响。

企业外部环境会因宏观经济运作周期、相关机制、效率水平以及物价等原因的改变而发生改变。倘若宏观经济运作较好,那么企业获得的效益也就越高,财务运行就越好,财务风险越


低;相反,假设宏观经济运作较差,那么企业获得的效益也就越小,财务运行就越坏,财务风险越高。

(二)内部原因

1.风险意识较低。在开展财务管理工作时,由于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缺少风险意识,没有对财务风险进行全面的了解,没有对财务风险预测以及预警有足够的重视,使得企业在面临突发事件的过程中,缺乏充足的应变能力,进而导致企业出现财务风险。例如,当销量逐渐升高时,就会给企业带来应收账款失控的现象,造成应收账款变成坏账。由此可见,要将对企业财务风险进行有效抑制,就要加大财务管理人员的风险防护意识,全面了解风险,才能准确的采取相应的应多措施。

2.财务决策缺乏科学性。科学合理的财政策略是降低企业财务风险的主要因素,重视财务策略的制定与落实,以实现企业经济利益的最大化。不合理的财务决策,就会使得企业出现严重的经济损失。但当前,我国大多数的企业在制定财务决策时,总是会存在经验决策以及主管决策的情况,并没有对财务决策进行系统化调研与分析,影响财务决策的准确性与有效性,进而形成财务风险,造成企业财务管理安全隐患。

3.财务内控不健全。财务内控制度应该是对财务管理内容的进一步细化,包括财务数据统计、财务资料应用、制定财务决策、评价与考核等各个环节。另外,企业没有建立完善的内部财务监管制度,使得财务在运营、管理、分配的过程中,出现职责不明以及管理混乱等问题,降低企业现有资金流动速度,影响资金使用,为企业财务安全带来一定的不稳定因素,造成企业财务安全隐患。财务监管制度执行力度不够,缺少相应的职责追究机制,对财务管理人员置若罔闻,缺乏约束性,进而使得财务风险出现。

三、财务风险防范对策

(一)树立正确的风险管理意识

1.为了降低企业财务风险安全隐患,企业要从财务管理人员思想意识入手,强化管理人员风险意识,也可适当放权给基层员工,财务管理人员在开展财务风险防范时,还可尽量多与基层员工沟通,因为基层人员身处一线,更能直观地了解实际情况,可适当听取他们的意见,开展全员性的财务风险管理。

2.建立严格的检查考核和监督制度,健全财务管理规章制度,加强管理基础工作,提高提高财务工作人员对财务风险的敏感性和准确的职业判断力。

(二)优化财务风险控制体系

1.制定完善的风险预警体系。借助先进技术来设置一系列敏感性财务标准,同时制定标准体系,对财务标准变化幅度进行观察,对企业可能出现的财务风险进行预警和预估。企业财务预警体系主要把企业信息化当作根本,对企业运营活动中存在的分险进行全面的把控和监管,并让其贯穿于企业整个运营火种中。预警体系的主要作用就是对企业的各项财务信息进行收集,其中包含了财务数据、财务报表以及财务运营信息等,借助财务管理、金融管理等理论,采取数字模型的方式,对企业存在的潜在风险进行控制,并向企业领导人员进行警示。

2.制定财务风险管理机制。在开展财务管理工作时,需要第一时间对企业存在的风险进行

识别、评估和分析,并且根据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对风险的控制结果进行全面评价。


3.强化企业内审制度。不断优化企业财务审计系统,从企业内部控制方面入手,借助审计监管机制,能够及时找出企业财务管理系统中面临的问题,从而找寻相应的优化措施,并把审计结果汇报给企业的领导基层。总之只有完善和优化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为企业财务管理建立良好的运行环境,进而提高企业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避免企业财务风险。

(三)建立合理的资本结构。

1.制定财务管理标准机制。指标是评价、考核责任主体完成任务的尺度,应注重指标考核,包括:资本保值增值率、资产报酬率、净资产收益率。

2.限定负债比例。通常情况下,由于企业标准存在差异性,进而导致负债比例也会存在差异,因此,要限定负债比例,并且构建资产结算部门,将负责情况进行合理控制,保证资产的运营安全。

(四)制定财务决策制度。

企业在选择财务方案时,应综合评价各种备选方案可能产生的财务风险,运用一些定量的评价指标,如净现值、内部报酬率等,切忌主观臆断。在确保企业管理标准落实的同时,还要合理的选择财务风险控制方案,进而起到风险控制的效果。

四、结论

财务风险会降低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甚至会影响企业的稳定发展,因此企业应该对财务风险的产生原因进行全面的解析,根据不同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将企业中存在的财务风险进行有效控制,实现财务框架的优化,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宋常.财务风险防范[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230-31.

[2]唐君.企业财务风险及防范方法[J].活力,2010(5).

[3]韦竖安.浅谈后金融危机时期跨国并购财务风险控制[J].中外合资,2011(3).

(作者单位:东阳优胜美特医药销售有限公司)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8544f947e6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e0.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