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规程管理制度

2023-12-11 04:46:4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操作规程管理制度》,欢迎阅读!
规程,管理制度,操作

操作规程管理制度



操作规程管理制度

操作规程是指装置或设备从初始状态通过一定顺序过渡到最终状态的一系列准确的操作步骤、规则和程序。它是生产单位进行生产活动的主要技术文件,是操作人员操作的法律依据,同时也是生产指挥系统指挥生产的依据,具有法规性质。



操作规程的编写要反映设计思想,不断总结生产经验和教训,执行上要保证安全生产以及同一操作的统一性,做到可靠、先进、合理、有效。



操作规程的基本内容包括工艺技术规程、正常操作、临时操作、开车规程、停车规程、紧急停车规程、应急操作规程、安全生产及环境保护的操作步骤与安全要求;工艺参数的正常控制范围,偏离正常工况的后果,防止和纠正偏离正常工况的方法和步骤;操作过程的人身安全保障、职业健康应注意的事项等内容。




职责分工方面,技术科是操作规程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根据公司要求组织相关部门和人员对操作规程进行编制和修订,并对操作规程初稿上报。技术科负责组织操作规程的年度评审工作,同时对操作规程至少每3年进行审核修订。生产单位负责组织操作规程的培训、考试,技术科、安全科、生产单位等相关部门负责日常操作规程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公司总工程师负责新版操作规程的批准和发布。



操作规程的编制包括起草、会签、审核、签发、发布、反馈和持续改进。起草阶段由技术科负责组织公司技术人员、工段长、班组长和主要岗位操作人员编写完成操作规程的草稿。会签阶段,操作规程草稿完成后,技术科须组织公司相应岗位操作人员进行讨论、评议,充分听取各操作人员的意见,并进行修改,形成操作规程初稿。审核阶段,操作规程签发前,应时行审核。内容涉及专业技术较强的,须交由相应专家进行评审。签发阶段由总工程师进行签发。发布阶段,操作规程发布后,应送达所有相关部门和生产车间、生产岗位,并由接收人员签字。反馈阶段,技术科应定期检查操作规程在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建立信息反馈渠道,及时掌握操作规程的执行效果。持续改进阶段,技术科应每年对操作规程的适应性和有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85e9e3500a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aa.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