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浴卫生管理制度与操作规程

2022-07-07 02:19:4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足浴卫生管理制度与操作规程》,欢迎阅读!
足浴,规程,管理制度,操作,卫生

足浴卫生管理制度与操作规程

一、足浴场所卫生管理制度

1、持有有效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亮证经营,按时复核。

2、每日进行卫生清扫,保持内部环境整洁,室内无积尘,地面无痰迹和垃圾。 3、建立卫生管理网络,建全卫生管理制度,有卫生负责人。

4、从业人员每年进行健康体检和卫生知识培训考核,持健康证和培训合格证上. 5设置各类公用物品清洗消毒间,配置清洗消毒保洁设施,做到环境整洁,物品摆放整齐有序,消毒间内不存放个人物品和与消毒无关物品。

6、保持公共用具清洁,茶具、毛巾、拖鞋、浴衣裤、修脚工具等做到一客一换一清洗一消毒,消毒方法正确,操作规范;清洁物品与污染物品分开,标识明显,外送清洗消毒物品建立管理台帐。 7、不得重复使用一次性公用物品。

8、营业期间加强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无烟味异味,机械通风换气设施正常使用,营业结束后打开门窗充分进行自然通风。 9、空调滤网和电风扇叶片定期清洗保持清洁。

10、厕所及时清扫保持清洁,做到无污物积留、无异味。

11、禁止患各种传染性渗出性皮肤病顾客进入足浴,有禁浴标志。

二、从业人员健康体检制度

1、根据《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做好从业人员健康体检工作。 2、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包括临时工、试用工)上岗前必须到卫生行政部门确定的体检单位进行健康体检,体检合格上岗工作。

3、患有痢疾、伤寒、甲型病毒性肝炎、戊型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的人员,以及患有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等疾病的人员,应及时调离,治愈前不得从事直接为顾客服务的工作.

4、从业人员未取得健康证不得上岗工作,健康证应随身携带,以备检查。

三、公共用品用具清洗消毒保洁制度

1按范要求设置与经营规模相适应的消毒间,有专用清洗池、消毒设施及保洁设施,并保证能正常运转.2指定专人按操作规范对公共用品用具进行清洗、消毒和保洁工作.3清洗消毒间应有明显标志,环境整洁,通风换气良好,无积水积物,无杂物存放。

4、供顾客使用的公共用品用具应严格做到一客一换一消毒。禁止重复使用一次性用品用具,供顾客使用的公共用品应符合国家卫生标准。

5、清洗消毒应按规程操作,做到先清洗后消毒,使用的消毒剂应在有效期内,消毒设备(消毒柜)应运转正常。6、清洗消毒的茶杯、口杯、酒具等杯具及公


共用品,应当完好无损,必须做好消毒记录,保证一客一用一消毒。7清洗饮具、盆桶、拖鞋的设施应分开,清洁工具应专用,防止交叉污染。 8、清洗消毒后的各类用品用具应达到有关卫生标准的规定并保洁存放。清洗消毒后的茶具应当表面光洁,无油渍、无水渍、无异味,符合《食(饮)具消毒卫生标准》规定。 9清洁客房、卫生间的工具应分开,面盆、浴缸、坐便器、地面、台面等清洁用抹布或清洗刷应分设。10、卫生间内面盆、浴缸、坐便器应每客一消毒,长住客人每日一消毒.11、补充杯具、食具应注意手部卫生,防止污染。12、保洁时间较长的茶杯、口杯、酒具等杯具,必须再次进行清洗消毒后,方可供客人使用。 13、保洁柜应定期清洗消毒,建立出入登记制度,不得存放其它物品或有杂物。

四、公共用品用具购买、验收、储存制度

1专人负责采购,采购人员要掌握相关卫生法规标准,并按要求进行采购 2、采购的物品应符合国家有关卫生标准和法规规定.禁止采购“三无”产品、假冒伪劣,采购物品应做好记录,便于溯源。3、客用化妆品索证时,应向供货方索取生产企业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产品生产许可证及产品近期检验报告的影印件或复印件,加盖公章,并归档存放。4、购买消毒产品或洗洁产品时,应向供货方索取产品的生产企业营业执照、卫生许可批件和检验报告复印件。5、采购的物品入库前应进行验收,出入库时应登记产品名称、卫生许可证号、生产批号、有效期等内容。6、物品的储藏应遵循先进先出原则,并定期检查,及时清理过期物品. 7、公共用品用具储藏间应保持通风和清洁,无鼠害、苍蝇、蟑螂等病媒生物及霉斑,不得存放有毒有害物品及私人物品。8、不同物品应分类、分架存放,物品距墙壁、地面均应在10厘米以上。棉织品宜存放于储藏柜中。9有毒有害物品应有专间或专柜存放,上锁、专人管理,并有物品使用登记。 五、公共场所自身卫生检查与检测制度

1、卫生管理人员应每天进行卫生检查。2、各部门每周进行一次卫生检查.3、单位负责人每月组织一次卫生检查.4、各类检查应有检查记录。5、发现严重问题应有改进及奖惩记录.6检查公共场所各种设施、设备,损坏应及时维修并有记录,确保正常运转和使用。

六、布草间卫生管理制度1、必须设立与经营规模相适应的专用布草间,有清洁专用保洁设施,并且标志明显. 2、配备足够数量的被罩、床单、枕套、枕巾等物品,有利于正常周转使用和严格清洗消毒.布草数量与床位数之比达到31.3客人使用被罩、床单、枕套、枕巾等物品后,必须严格清洗,采取热力消毒或其它方法进行严格消毒.本店无清洗消毒条件的必须与有资质的洗涤公司签订洗涤协议,确保洗涤消毒效果。4、经清洗消毒被罩、床单、枕套、枕巾等物品,进入布草间过程中包装严密,确保不被污染.进入布草间后经检验合格放入清洁的保洁柜内进行保洁。枕巾、面巾、浴巾、脚巾、床单、被套等在保洁橱内应分类存放,且有标记。5、保洁时间较长的被罩、床单、枕套、枕巾等物品,必须再次进行清洗消毒后,方可供客人使用。6、清洗消毒的被罩、床单、枕套、枕巾等


物品,必须做好清洗消毒记录,保证一客一用一消毒。7、布草间实行专人管理,建立出入登记制度,先进先出。并做好布草间日常卫生保洁,不得存放其它物品或有杂物。8、打扫房间时,干净布草存放在工作车的布草专柜内,布草专柜需有门密闭。九、配备专用脏棉织品收集容器,收集容器应有明显标识,易于清洗.收集容器应密闭加盖.脏棉织品收集容器不得放在布草间内。

七、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制度

1、有专人负责中央空调的卫生管理工作.管理人员应进行有关的卫生知识培训。2、空调通风的机房应保持干燥清洁严禁堆放无关物品. 3卫生清扫工具、消毒设备必须专物专用,严禁挪为它用.必须使用合格的消毒.4空调系统新风量应满足每人每小时2030立方米。5保证空调系统所吸入的空气为室外新鲜空气,严禁间接从空调通风的机房、建筑物楼道及天棚吊顶吸入新风。6、空调系统的冷却塔、过滤网,表冷器,冷凝水盘表面应保持清洁,定期委托专业清洗消毒机构进行检查、清洗、消毒,并进行定期检测评价。7空调房间内的送、排风口应经常擦洗,保持清洁,表面无积尘与霉斑.8、必须建立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使用、维护、清洗和消毒档案. 八、预防控制传染病传播应急预案与健康危害事故应急预案

为及时调查、处理本单位的突发卫生事件,查清事件原因,减少对人体健康造成的损害,制定突发卫生事件应急预防方案.1、为防止危害健康的突发公共场所卫生事件的发生,建立本单位传染病防治组织和机构,明确组织分工和职责,健全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件的报告制度。2、积极开展预防传染病的卫生健康教育,积极配合卫生部门开展传染病防治工作。消除各种传染性疾病和其他有碍公共场所传染性疾病对人体的危害。3、当公共场所发生以下突发公共场所卫生事件时,应立即启动突发公共场所卫生事件的应急预案,单位负责人及卫生负责人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的要求及时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①生活饮用水遭受污染或饮水污染所致介水传染病的流行和中毒;②公共用品用具和卫生设施遭受污染所致的传染性疾病和皮肤病;③因使用化妆品所致的毁容、脱发及皮肤病(包括过敏性皮炎及各种皮肤损伤);④意外事故所致的:氯气中毒、C0中毒(包括煤气中毒)C02中毒、红眼病(指游泳池引起的流行性结膜炎)等中毒事件。⑤室内空气不符合卫生标准所致的虚脱休克。4、发生卫生突发事件时,应立即停止相应的经营活动,及时抢救中毒人员(事件病人),并负责保护好事故现场。5、积极配合卫生行政部门(卫生监督机构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进行现场事故调查,控制事故蔓延。6、卫生突发事件现场调查处理工作结束后,及时撰写本单位事件总结报告,并上报有关单位和存档备案。 公共场所卫生档案管理制度

1、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档案有专人负责,专柜保管,随时备查。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e0f6c81834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0b.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