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定位

2023-02-19 02:20: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谈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定位》,欢迎阅读!
辅导员,角色,定位,高校

浅谈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定位



教育2006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明确指出: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这是新中国教育事业最高主管部门首次对高校辅导员进行法定角色定位,澄清了之前许多关于高校辅导员的模糊认识,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它在我国高校辅导员建设史上意义重大而深远。从管理学的角度而言,辅导员这一角色定位是指每一辅导员个体都应适应辅导员群体的角色要求,接受群体行为规范,符合群体发展需要,从而胜任辅导员工作。

定位一,辅导员应是思想教育者。

思想是人类在社会活动中的开悟,是支撑一切事业永远向前的灵魂。教育开发生命的事业,也是思想者的事业。人们之所以把教师称为人类灵魂工程师,意义在于教育随生命开始,教育随思想发展。因此,辅导员如果不是有思想的教育者,单靠行政命令、空洞德育、教条智育、形式主义,其工作就会丧失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就会违背学生的成长规律,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高校辅导员的工作对象是大学生,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大学学习生活的特点,定了辅导员的主要工作是侧重对学生思想上的引导和行为上的指导。作为辅导员,应该以正确的、先进的、科学的思想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从思想上给学生以影响甚至震撼,使学生从主观上产生追求进步的强烈欲望,帮助学生在成才的关键时刻树立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目前,辅导员承担的教育任务非常多,主要有:信仰教育、专业教育、诚信教育、健康教育、党团教育、安全教育等,这些专项教育的效果都取决于辅导员的正确的思想。因此,辅导员应是一名思想教育者。辅导员只有有思想,工作才会有光彩,才会有魅力,才会有价值。有思想的教师才会教出有思想的学生,有思想的教师才能真正使学生体验到生命的快乐(摘自教育箴言)。

定位二,辅导员应是事务管理者。

管理很复杂,既是科学又是艺术非常人所为。其实可以顾名思义,就是管人理事。从高校辅导员管的人和事看,辅导员应属于事务管理者。从管理对象看,所管的学生少则几十人,多则上百人,管理幅度很大。要想管理好,就要建立起一个严密完整的管理体系,负责学生的吃、穿、住、用、行、学。这个


完整的管理体系至少包括六个体系:队伍风气的树立(包括校风、学风、班风等)班级文化的营造(包括班级管理理念、管理目标、教室设计布置、物品放置、卫生维护等)、学生信息的管理(包括学生党团档案、特困生档案、诚信档案、素质拓展档案、奖助学金及荣誉称号统计理等)、学生日常管理(包括学生日常事务工作、违纪处理、突发事件处理、奖助评审、学生例会、工作的协调沟通等)等、党团组织发展(包括推优入党、党员教育团员管理等)团学活动组织(包括第二课堂、公益活动、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创业活动等)。上述六个管理体系内容虽然复杂,但多属执行性事务工作,需要管理者动很多脑筋、花很多时间,付很多精力,费很多口舌,所以辅导员应是一名事务管理者。辅导员只有说破嘴、跑断腿,声声入耳、事事关心,亲力亲为、面面俱到,才能有所作为。

定位三,辅导员应是心理疏导者。

大学生是一个活跃的群体,大学阶段是社会生活领域迅速扩大的时期,理、生物学因素心理、社会学因素综合作用的时期。在整个大环境的影响下,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人格的再构成,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经过心理的延缓偿付期,大学生逐渐从边缘人走向成人,实现了第二次诞生。(《中国教育改革》20052期,林小棉)显然,大学生的心理特点非常复杂,作为大学生最密切联系者的辅导员,做好大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责无旁贷。首先在新生入学阶段,这是新生经历的第一难关,他们需要不断面对环境、角色、人际、生活方式和学习方法的变化,内心交织着自信与自卑、轻松与压力、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辅导员需要通过心理疏导,使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缩短新生心理存在的乳期;其次是稳定发展阶段,这个阶段的学生虽然专业学习兴趣浓厚、求知欲强烈、兴趣广泛、思维活跃,但往往会遇到许多困难和问题,出现某种程度的心理障碍,辅导员需要审时度势,及时发现问题学生,采取果断措施,把心理障碍消灭在萌芽期;最后是就业准备阶段,学生大多面临着毕业考试、论文答辩、求职择业、恋人去向等诸多抉择和思考,心理压力和冲突将会不断出现,产生种种心理问题,极易爆发极端或突发事件,辅导员需要奔赴教室、宿舍、食堂、操场等第一现场,发现蛛丝马迹,采取有效措施,平稳度过学生心理爆发的危险

定位四,辅导员应是职业规划者。

毋庸讳言,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严重影响到国家的经济建设、社会的安全稳定。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步入大众化阶段,高校毕业生


的数量在成倍增长。而新增就业岗位远远少于毕业生的数量,就业市场供需矛盾日渐突出。然而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相当数量的大学生受传统就业观念的影响,在择业地点和工作待遇上的期望值明显偏高。毕业生就业的高期望值与就业市场供需矛盾形成鲜明的反差,使得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更加严峻。作为辅导员帮助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具有更加深远的意义。所谓职业生涯规划就是指帮助学生在大学期间进行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的过程。具体包括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规划、职业规划、爱情规划和生活规划。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有无及好坏,直接影响到大学期间的学习生活质量,更直接影响到学生求职就业甚至未来职业生涯的成败。从狭义职业生涯规划的角度来看,此阶段主要是职业的准备期,主要目的是在于为未来的就业和事业发展作好准备。客观而言,进行系统的学习和实践至关重要,而能够担此教育重任的人应该是具备丰富的职场经验和并接受过系统的职业生涯辅导训练的人。作为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者,非辅导员莫属。原因其实很简单,唯有辅导员最了解学生,最能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因此,高校辅导员应是职业规划者。

众所周知,当代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与全面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的机遇与挑战,对高校辅导员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辅导员的角色定位意味着辅导员的职能与作用的发挥程度,很多学者与同仁竞相撰文探讨,意义正在于此。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8601d1e756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4c.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