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古诗教学18所见

2022-08-17 13:16: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部编版语文古诗教学18所见》,欢迎阅读!
古诗,语文,教学

suǒ jiàn qīnɡ yuán méi

mù tónɡ qí huánɡ niú 牛, ɡē shēnɡ zhèn lín yuè 樾。 yì yù bǔ mínɡ chán 蝉, hū rán bì kǒu lì 立。



【作者简介】

袁枚(17161797)清代诗人、散文家。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乾隆四年进士,历任溧水、江宁等县知县,有政绩,四十岁即告归。在江宁小仓山下筑筑随园,吟咏其中。广收诗弟子,女弟子尤众。袁枚是乾嘉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与赵

注音释义

振:振荡;回荡。说明牧童的歌声嘹亮。


林樾:指道旁成阴的树。 诗意解读

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 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歌唱,站立在树下一声不响。 【诵读点津】

1、“/”表示朗读节奏。

2、情感基调:读出小牧童的天真活泼、悠然自得的愉快心情。 牧童//黄牛,歌声//林樾。 意欲//鸣蝉,忽然/闭口/立。 【诗词故事】

袁枚与豆腐的传说故事

清朝乾隆年间,著名诗人、文学家、任沭阳知县的袁枚,有一回在海州一位名士的酒宴桌上,看到一道菜是用芙蓉花烹制的豆腐。豆腐制作得非同一般,色若白雪,嫩像凉粉,香如菊花,细腻似凝脂,透着一股热腾腾的清嫩鲜美味,看了惹人眼馋,闻了令人流口水,袁枚夹了一块,细细品味之后,抹了满意的嘴巴,离席径往豆腐店,笑呵呵地向主人请教制法。

店主是位年老赋闲在家的官吏,见这样一位名闻遐迩的大文人、县官出尊登门求教,是自已难得的一种荣耀,就成心摆摆架子,想把这荣耀再辉煌一番,于是笑道“俗语说得好:一技在身,赛过千金。


这制法岂能轻易传人?”笃诚的袁枚听了信以为真,略一思考,似乎明白了什么,说:“你是要银子?请开个价。”店主见一副诚恳而又急吼吼的样子,就故意开个玩笑道:“这是金不换呐!”袁枚见店主执意不肯,知道这尊菩萨难敬,心思发急,嘴里喃喃着:“怎么办呢?”店主一本正经地说:“陶渊明当年不为五斗米折腰,请问你肯不肯为这豆腐而三折腰?”袁枚是个爽快人,向来又以不耻下问出名,听了店主的话,不愠不怒,毕恭毕敬地向这位自己年长一倍的老人弯腰三鞠躬。店主见他居然俯首施礼,屈尊求教,一面歉疚地说“折杀我也,折杀我也。”一面赶忙频频答礼。然后,竹筒倒豆子——一哗啦,将制法全教给了他。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86593758af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4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