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之歌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

2023-03-01 12:08: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长江之歌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欢迎阅读!
教学设计,长江,教案

长江之歌教学设计



本文是关于长江之歌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教材分析:

《长江之歌》是电视剧《话说长江》的主题歌。由王世光作曲,胡宏伟作词。“长江之歌”题意关于长江、赞美长江的歌。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发源于青海省唐古拉山各拉丹冬雪山沱沱河,全长6300千米,流经11个省、市、自治区,向东注入东海。可谓源远流长,它与黄河一起,成为了中华民族的摇篮,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是永远值得赞颂的“母亲河”。 设计思路:

这首诗表达了对长江的赞美和依恋之情,读起来充满激情和力量,整篇课文是诗人情感的迸发和澎湃。而要让学生和诗人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最佳途径就是让学生从视听等各个方面去感受,并且在充分感受课文的魅力与作者所酝酿的感情后,充满感情地去朗读,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通过理解诗歌语言和吟诵诗句,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培养审美情趣。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学习运用诗歌形式表达自己的感情。

教学重点:通过理解诗歌语言和吟诵诗句,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培养审美情趣。学习运用诗歌形式表达自己的感情。 教学难点:理解诗歌语言。背诵课文。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在《长江之歌》的音频背景下开始上课。音乐声渐低)师:同学们,刚才我们听的热情洋溢的歌曲名叫《长江之歌》,它是电视系列片《话说长江》的主


题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歌的歌词,这也是一首现代诗。 二、读通诗歌。

学生自由朗读,做到读通读顺。划出不理解的词语。 三、学习字词。 学生交流理解词语。 四、初学课文。

简要了解诗的结构。设问:诗的上下两段分别从什么方面写长江的? 五、指导书写。

指导学生写好本课生字:哺、涤、溉。 第二课时

板块一:披文入情,品读“永恒”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充分地朗读了课文。这篇课文是一首歌词。反复,是歌词创作的一种常见的手法,找一找,歌词中的那一句出现了两次。 学生找。教师指名回答。

2.自读思考:联系具体诗句,说说你是怎样理解长江“是无穷的源泉”和“有母亲的情怀”的。读课文,划出你认为感受深的词句,并批注。 学生自读批注,然后小组交流。 3.教师指名在全班交流。

4.在学生充分地表达后,教师相机引导:千万年来,长江日夜奔流。不知有多少的文人墨客歌咏过奔腾的长江。我们来欣赏一下他们留下的精彩诗句。示古典诗词中描写长江奔流的诗句。 学生自由读。指名读。

5.教师出示日本作家德富芦花的话:“我觉得,与站在大海之滨相比,站在大河之畔更能感受到‘永恒’二字的涵义。自由读。加深对诗句内含的体会。 板块二:展开联想,感悟“母爱”

1.诗中也写出了长江有母亲的情怀。找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 2.联想一下自己母亲对自己的关爱,读好有关句子。 板块三:把握形式,牢记诗句

1.同学们默读一下歌词,看有哪些句式是反复运用的。再读一读,读出气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865c5a5567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39.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