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长沙》说课稿

2022-07-19 15:08:1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沁园春长沙》说课稿》,欢迎阅读!
沁园春,长沙

《沁园春长沙》说课稿

【教学理念】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经说过:“科学的知识不应该是传授给学生的,而应引导学生去自我发现,独立掌握。”并且新课程改革也提出:一切为了学生全面、健康、和谐发展。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注重培养学生语文应用的能力,从而充分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

根据以上说法,我将教学理念设定为: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启发式教学。

同时,《沁园春•长沙》又是高中语文的第一篇课文,上好这篇课文对于整个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具有重大意义。

【学情分析】从学生的知识构成来看,学生们在初中就已经学习过了《沁园春雪》,所以对于毛泽东的诗歌有一定的认识,并且也掌握了一定的鉴赏诗歌的能力。

从学生的情感体验来看,高中的学生正处在年轻气盛的阶段,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已经能够感悟,所以对于本文的学习也较容易把握。

【教学目标】根据上述对于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的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掌握寓情于景、情中言志的写作手法。准确把握重点字词、意象,培养学生对诗歌的鉴赏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诵读、讨论、分析等方法,对这首词进行个性化的解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毛泽东以天下为己任的革命情怀,培养积极向上的精神。

【教学重点】从语言、意象、情感等方面,对这首词做出个性化的解读,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教学难点】体会诗人的壮志豪情,培养积极向上的精神。

【教学方法】古希腊学者普罗塔戈说过:“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束需要被点燃的火把。”结合多元解读的教学理念,为了突出教学过程的多样性、开放性和灵活性,主要采用讨论分析法和点拨法,另外配合诵读法,加深学生对于这首词的印象。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我将采用多媒体技术,在大屏幕上显示一首《沁园春•雪》,通过对这首已经学过的词的回顾,可以让学生对词的概念、“沁园春”这个词牌名的格式、毛泽东的创作风格做一个回顾,从而能够迅速地进入学习状态。同时,通过《沁园春•雪》引出《沁园春•长沙》,并介绍一下这首词的创作背景。

在导入课文之后,我将坚持自主、合作、探究三位一体的学习方式,结合多元解读的教学理念,具体来实现以下几板块的教学内容。

一、集体阅读、整体感知我将让全班集体朗读一遍这首词,纠正学生在朗读过程中,暴露出的错误字音。并且强调重音、停顿、节奏等,以便疏通文意、整体感知,为学生下一步理解本次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梳理意象、讨论分析(掌握重点)我将借鉴非指示性教学。在屏幕上呈现一张湘江秋景图,让学生再次浏览这首词,结合这幅图圈点出词中的重点字词和意象。我会请一位同学说出他找出的重点字词和意象,然后请其他同学进行补充和分析。这样既能够实现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又能锻炼学生的分析鉴赏能力。老师可以从中点拨,强调观察意象的视角,带领学生进入毛泽东的视野领域。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情趣和表达欲望,实现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板书)仰视湘江秋景 近观 远眺俯瞰问(连接下阕)峥嵘岁月 激扬、挥斥。。。。。。

四、拓展延伸在完成这篇课文主体部分的学习之后,我会让同学们把毛泽东写的《卜算子•咏梅》和陆游写的《卜算子•咏梅》进行比较。一方面可以通过对梅花、情感的分析比较,将学到的鉴赏方法活学活用,从而得到巩固和提高;

另一方面,能够使学生对毛泽东的革命情怀和创作风格有进一步的体会。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8735c476ac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7a.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