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小学美术论文:充满美感的美术课堂_通用版

2022-05-31 22:02:2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精品】小学美术论文:充满美感的美术课堂_通用版》,欢迎阅读!
美术,美感,课堂,充满,通用

充满美感的美术课堂

什么是美感?顾名思义,美感就是主体对客观审美对象的体验或感受,美感是人特有的一种心理现象,是人的意识对美所产生的主观体验、感受、认识和评价。我认为美术课就应该给学生带来美感,“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没有美感的美术课不是成功的美术课。

美术课是学生倾心的天地,如何使学生在美术课中兴趣盎然、体味美感 激发想像、创新作品,进而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教育目标,值得我们每一位美术老师去研究与探讨。

如何将美术课“美”起来呢? . 美的教学情境

儿童与生俱来就对美的东西感兴趣,这种活动在他们对世界还只有初步认识的时候就开始了,一个发育正常的孩子,无论处于怎样的环境,都会下意识的去感知周围事物的色彩、形状、花纹等等,而周围的情境是否具有美的特点也会自然而然的引起学生的欣赏与评价,甚至影响到他们在整节课中的审美表现。

因此,在每一节课之前,教师都可以根据本课的教学内容,提前准备一些视频、音频课件、作业展示板、板书设计,教师的着装打扮最好跟本课教学内容搭配,创设出一种整体“美”的教学情境,会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但是有的老师上公开课选的背景音乐是随意拿来的,跟本节课内容格格不入,这样的用意能产生美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我们要根据授课内容选择音乐,才会有那种意境。我在上《印染花布》时,讲台的桌子铺上扎染的花布,我穿上极具民族特色的扎染和蜡染的服装,这样学生一进入教室就被周围的环境所吸引了,加上优美的民族乐曲伴奏和教师的语言引导,学生立刻就被这美的教学情境深深吸引了,整节课学生得到了美的享受,获得了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 美的教学语言

语言,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是接通师生心灵的桥梁;是交流思想的工具;是知识信息的载体;它对教师职业尤为重要。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学效率。

美术课堂上的语言不仅要做到精练、亲切、幽默、生动,更重要的是有美感。美的语言可以焕发出学生的活力,使学生在课堂中兴趣盎然。


有的老师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内容设计美的教学语言,比如:用故事导入时,根据故事的情节、角色,用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生动的语言来讲述,会深深地吸引学生,教学效果会更好。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多用鼓励、赞扬的语言,学生对美术课会更有兴趣,也更自信,对教学效果起到良性循环的作用。

. 美的课堂秩序

有良好的课堂秩序作保证,教师准备充分的课才能发挥极致,无序的课堂纪律谈何美感,可鸦雀无声、规规矩矩是否就具有“美感”呢?我看也不见得,老师要有科学的课堂组织能力,活而不乱,教师还要像一名指挥家,学生在你的指挥下,调动着不同的情绪,同时,学生的课堂表现也直接影响教师的上课情绪,学生的学习态度越积极,教师的授课情绪也越高涨,这就产生师生之间的互动之美。

. 美的教学仪态

中国自古是礼仪之邦,非常注重仪态,仪态美是内在优秀品质的一种表现。为人师表,这一词明确地揭示了教师的典范作用,强调老师做人做事要严格要求自己,方能要求学生,教师的一举一动对学生起到示范和潜移默化的作用,这就要求教师更要注重仪态美。

例如,我曾听过一节课,上课的是一位新老师,老师一节课都是笑容可掬,可以讲亲切可爱,但老师手里拿了一个三角尺,几乎不离手,在请学生发言时也指点着学生,让人感觉到老师的行为不美,如果是老师手心向上,指向学生说“请这位同学……”是不是显得文雅些呢?美些呢?教师的仪态美,不仅是对学生的尊重,同时也给学生一种美感的熏陶,使课堂更充满艺术性。

总之,成功的美术课一定是有美感的美术课,美术教师在设计每一节课时要注意将美贯穿始终,将美进行到底!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87b150012c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85.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