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考热现象的社会学分析

2022-04-08 16:26: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国考热现象的社会学分析》,欢迎阅读!
社会学,现象,分析



国考热现象的社会学分析

国考越来越成为人们谈论的话题。其热度不亚于现在的高考甚至已经超过,我身边许多人已经参加了国考或正准备参加。作为大学生的我来说,参加国家公务员考试,成为一名公务员,也是不得不考虑的出路。究竟是什么让国考变得这么热。其原因值得我们思考。

第一,是我认为最吸引当代大学生的一点。公务员这个职位在传统社会中

处于强势地位,拥有大量社会资源。铁饭碗这几个字,是使公务员成为香饽饽的重要原因。做公务员,有比较好的社会地位。在中国,"学而优则仕"的思想早已经深入人心,做一个公务员,也就是老百姓说的国家干部,可以说是非常光宗耀祖的。而且现阶段我国伴随着改革开放,与世界接轨,公务员的社会地位也越来越高,无论是国家还是地方公务员越来越受人尊重。可以说,公务员有着非常好的社会地位,是一种非常体面,非常令人羡慕与尊敬的职业。况且,还有公务铁保障的诱惑。姑且不论公务员各种各样的补贴,单是培训、医疗、退休养老等方面的保障,就使其他职业群体望其项背。参加公务员考试可能带来广阔职业前景、个人良好发展前途及可观经济收益等预期行动后果,这比起从事别的工作所带来的具有更大的吸引力。这是大学生参与公务员考试的动力所在。 第二,大学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近年来,我国大学生毕业人数每年以20%左右的比例增长,屡创历史新高,2008年达到559万人。而同样的,2008年全社会预计新增就业机会仅为800万个,比计划提供的就业机会少200万个2009年,我国大学生本科毕业生也首次突破600万人数,接近2000年毕业生人数的6倍。预计2010年大学毕业人数将上升到约700万。2011年,大学毕业生人数将接近760万,达到最高峰。与这个庞大的数字想对比的,新增就业岗位的数量却杯水车薪,而且大部分都是下层的工作,流水线,工人等。更让人心酸的结果。北大生卖猪肉,陆步轩这个名字妇孺皆知是因为北大学生卖肉这条轰动新闻。 陆步轩作为一名下岗待业人员,为谋生计,2000年,在西安市长安区韦曲镇汽车站附近开起了肉店。这本来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下岗再就业的故事。但因为他曾经以文科状元的身份考入北大中文系使全国为之哗然:这可是北大骄子,为何沦落至此? 诸如此类的事情还真不在少数。这恰恰反映了我国大学生就业的严峻性。而在就业难的大背景下,国家机关集中招考,一次性提供几


千个个岗位,这对于正在寻求就业岗位的学子们来说,无疑是非常有诱惑力的机会。就业的压力给大学生的生存造成了困难,为了生存考虑,大学生不得不抓住更好的就业机会。况且,公务员考试相对公开、公平,公务员考录制度建立以来,一直致力于打破身份、地域限制,不拘一格选才,坚持公开考录政策、录用计划、资格条件、考试成绩和录用结果,为许多致力于从事公务员职业的有志青年提供平等竞争的机会,也为机关选拔出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飞跃发展,特别是高校大规模的扩招,每年大学毕业生的数量日益增多,但由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所限和社会对人才学历要求的提高,大多数学生很难找到工作或找到与期望相符的工作。造成大学生尤其是专科生的就业压力和随之而来的生存压力不断增加,在此情况下,众多的大学毕业生随即冲公务员考试所提供的近万个岗位蜂拥而来,自然而然就形成了暴热的景象。

第三个,传统思想和对社会保障的的不健全。中国几千年的官僚主义依旧扎根在广大人民群众心中,士农工商的排序虽然已有打破,但依旧改变不了中国人权钱两重的心态。赚得多不如当官的。传统文化中的官本位作祟的确推动当代大学生报考公务员的热浪。其次就是缺乏对社会保障的自信。很大一部人群之所以如此看重公务员的工作很大一部分是认为其福利好,生活有保障。退休前工作福利不错,退休后有优良的退休补贴制度,而且还有利于子女进入机关学校,因此成为突出优秀的选择。因此,这或多或少也暴露出国民对国家制度的不自信以及政府在社会保障制度上的缺失和失衡受环境的影响。在从众心理的影响下,很多大学生选择考公务员都是随波逐流,看着周围的同学报考,不论自己的专业、兴趣、未来的职业规划如何,自己也不假思索的参与到其中,考公务员的人数越来越多,于是就产生了羊群效应。

第四家庭的影响,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教育场所,对于形成孩子的世界观,生观,价值观具有重要的影响,从中国家庭教育的状况来看,在大多数大学生的童年都常会听父母灌输做公务员的优待和前途,不知不觉就觉得考公务员是步上云端的捷径,就拿我自己来说,父母也要求我去参加公务员考试也希望我能成为公务员。成为公务员现在也成为我就业的一个出路,而许多人在父母的影响下自然而然把这个考公务员变成一个理想,并不是说这不好,越多人考公务员可以


让政府吸收更多英才,增加政府服务人民的能力,但是这并不利于大学生职业平等观的形成,大学生毕业等于失业为什么呢?就业率这么低又是为何?其实就是存在职业等级观,认为大学生不应该去卖猪肉一样。考公务员热正反映了这一现象。

大学生作为国家的新生力量,在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更要实现社会价值,祖国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不只是做公务员可以有贡献,其它岗位也能做贡献,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从基层做起,树立创业意识。国家要作出努力,供更多的就业机会,缓解就业压力。重视公共权力监督体系的构建,推进问责制度的深入,加快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打破一些职权岗位的超稳定性。要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建立鼓励大学生创业的基金,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优惠贷款,提供政策优惠,只有这样,报考国家公务员“高烧不退”的现象才可能根本改变,家公务员选拔制度才能走上良性运作的轨道。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881b933cee06eff9aef807ec.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