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成语后生可畏的故事及用法

2022-09-30 15:17:2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古代成语后生可畏的故事及用法》,欢迎阅读!
后生可畏,用法,成语,古代,故事

古代成语后生可畏的故事及用法

★以下是曲#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古代成语后生可畏的故事及用法的 章,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更多儿童故事资源请搜索与你分享!

后生可畏成语故事及用法 【读音】 hou sheng ke wei

【解释】 后生:青年人,后辈;畏:敬畏,佩服。指青年人势必 过前辈,令人敬畏。

【出处】《论语•子罕》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也! 【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分句;含褒义,称赞年轻人。 【近义词】 少年老成、长江后浪推前浪 【反义词】 少不更事、乳臭未干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分句;含褒义,称赞年轻人 故事:

元朝的大臣彻里帖木耳,处理公务精明干练,善于决断。有一年 他在浙江任职,正好逢上省城举行科举考试。他目睹了这场考试,从 官府到考生都花费了很多钱财,并且免不了有营私舞弊的情况。他暗 暗下了决心,待到自己掌握了大权,一定要促使朝廷废除这种制度。 后来,他升任相当于副宰相的中书平章政事,便奏告元顺帝,请求废 除科举制度。

中国科举制度隋唐以来已实行了七百多年,要废除它是一件非常 重大的事,在朝中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大师伯颜表示支持,但反对的 很多。有位御史坚决反对废除科举制度,他请求顺帝治彻里帖木耳的 罪。不料顺帝虽然很昏庸,但对废除科举制度倒是赞成的。所以不但 不支持那位御史,反而把他贬到外地去当官。不久,他命人起草了废 除科举制度的诏书,准备颁发下去。书还未下达,地位略低于平章的 参政许有王,又出来反对废


除科举制度。他对伯颜说:“如果废除科 举考试制度,世上有才能的人都会怨恨的。”伯颜针锋相对地说:

“如果继续实行科举考试制度,世上贪赃枉法的人还要多。”许有王 反驳说:“没有实行科举考试制度的时候,贪赃枉法的人也不是很多 吗?”伯颜讽刺他说:“我看中举的人中有用之材太少,只有你参政一 个人能够任用! ”许有王不服气,举出很多当时中举的高官来反驳伯额。 伯颜当然不会改变自己的观点,于是两人争论得非常激烈。

第二天,满朝文武被召到祟天门听读皇帝下达的废除科举制席的 书,许有王还特地被侮辱性地通知在班首听读。看来,皇帝特意要 让这个反对者将诏书听得明白些。许有王心里非常不愿意,但又惧怕 得罪皇帝遭到祸害,只好勉强跪在百官前列听读诏书。听读完诏书后, 百官纷纷回府,许有王满脸不高兴地低头走路。

有个名叫普化的御史特地走到他边上,凑着他的耳朵冷嘲热讽他 说:“参政,你这下成为过河拆桥的人啦。这话的意思是,你许参政 是靠科举当官的,现在宣读皇上关于废除科举制度诏书,你跪在最前 面,似乎是废除科举制度的领头人,就像一个人过了桥后就把桥拆掉 一样。许有王听了又羞又恨,加快步伐离开。之后他借口有病,再也 不上朝了。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88af4ce3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7122606.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