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二则——学弈

2022-07-11 20:02: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文言文二则——学弈》,欢迎阅读!
文言文,二则

文言文二那么——《学弈》〔部编版六年级下册〕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谈话导入。

导语:大家好,欢送来到苏里莉“大成〞

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文言文,从二人学弈的故事中获得人生启示。

预设:引导学生先结合注释理解“弈〞的意思是“下棋〞,再从字面上理解“学弈〞就是“学下棋〞

同学们,琴棋书画是中国古代四大艺术,源远流长。其中的“棋〞指的不是象棋,而是黑白世界的围棋。围棋更是智慧的延伸,是一种生活的态度,你们知道围棋在古代称作什么吗?对,没错,就是“弈〞,题目中的“学弈〞就是“学下棋〞的意思。

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

这那么文言文的作者是谁?〔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今山东邹城东南〕人。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他是孔子以后的儒家大师,被称为“亚圣〞,后世将他与孔子合称为“孔孟〞。孟子肯定人性本来是善的,都具有仁、义、礼、智等天赋道德意识,提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等论点。孟子与其弟子合著的《孟子》是儒家经典之一。

2.学生自由读文,注意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 1〕学生大声读课文,读两至三遍,争取读通课文。

◆需注意的字音:

①“思援弓缴而射之〞中的“缴〞读“zhuó〞,不要读成“jiǎo〞。

②“为是其智弗假设与〞中的“与〞同“欤〞,读“yú〞,不要读成“yǔ〞。 /〞标记。

朗读例如: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弈秋/之为听;一人//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与之/俱学,弗假设之矣。为是/其智/弗假设与?曰:非/然也。 三、再读课文,疏通文意 1.回忆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过渡:“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同学们能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了。课文中有一些难字、不常见的字,你们是怎么理解的呢?我们以前也学过文言文,大家能说说有哪些学习文言文的好方法吗?

①借助文中注释、工具书、相关笔记或资料;②联系上下文;③反复诵读,用心思考;④同桌、小2.疏通文意。

参考译文:弈秋是全国最会下棋的人。让弈秋教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个人专心致志,只听弈秋的教导;而另一个人虽然在听着,可是他的心里总想着有天鹅要飞过来,想拿弓箭去射它。这样,虽然他同前一个人一起学习,却学得不如前一个。能说这是他的聪明才智不如前一个人吗?我说:不是这样的。


四、研读课文,深入探究

3〕学下棋的结果怎样?〔4〕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明确:弈秋是第一个史上有记载的的围棋专业棋手,也是史上第一个有记载的从事教育的围棋名人。孟子称弈秋为“通国之善弈者〞,就是全国最擅长下棋的人,他是当时诸侯列国都知晓的国手,棋艺高超,《弈旦评》推崇他为国棋“鼻祖〞。由于弈秋棋术高明,当时就有很多年青人想拜他为师。弈秋收下了两个学生。

2〕学下棋的人态度如何?我们从哪句话看出来。

明确:两个人的学习态度截然相反。其中一个人专心致志,只听弈秋的教导,注意力十分集中,一心一意〔“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另一个人虽然在听着,可是他的心里总想着有天鹅要飞过来,想拿弓箭去射它,注意力不集中,三心二意〔“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专心致志

一人——三心二意



3〕学下棋的结果怎样?

明确:虽然后一个人同前一个人一起学习,却学得不如前一个“虽与之俱学,假设之矣〞〕

“虽与之俱学,弗假设之矣〞的?引导学生理解:两个人的学习结果不同,并不是因为在智力上有多大差异,而是他们的学习态度不同——前一个专心致志,一个三心二意。

4〕你懂得了什么道理?〔学习、做事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以三心二意。 要点提示:在平时的课堂学习中,我们要认识到不专心产生的不良后果,增强做事要专心致志的意识。做什么事只有专心致志才能取得成功。

小结:《学弈》讲了弈秋教两个人学下棋的故事,说明了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以三心二意的道理。这个故事教育我们要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学们在做任何事的时候切莫三心二意。

专心致志是下好围棋的先决条件,做事情要一心一意,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89b8f7917a3e0912a21614791711cc7930b778d7.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