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二则复习指要学生版

2022-04-24 03:20: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庄子》二则复习指要学生版》,欢迎阅读!
学生版,二则,庄子,复习

《庄子》二则 《北冥有鱼》复习指要

北冥( )有鱼,其( 名( )曰鲲(传说中的大鱼)。鲲之 )大,不知其( )几千里也;化而( )为( )鸟,其( )名为 )鹏(传说中的大鸟)。鹏之( 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而( )飞,其( )翼若(像)垂 )天之(的)云。是( 鸟也,海运则(就)将徙 于南冥。南冥者,天池( )也。齐谐者,志( 怪( )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





)三千里,抟 扶摇 上( )者九(表虚数,不是实指)万里,去( )以( )六月息 。” )也,尘埃(扬在空中的土叫“尘”细碎的尘粒叫“埃”也,生物之以( )息( )相吹(吹拂)也。天之苍苍 其正 色邪( )?其远而 )无所至极( )邪?其 视下(往下)也,亦若是

则已( )矣。

一、文学常识:

庄子, 时期哲学家、 派的代表人物,庄子主张“天人合一”和“清静无为”与道家始祖 并称为“老庄”《庄子》是庄子及其后学者的著作。现存33篇,包括内子· 二、通假字: 1.北冥有鱼 2.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三、词性活用: 1. 齐谐者,志怪

者也。 怪: 2.鲲之大 大:形容词作名词,庞大的体形。 3.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上:名词用作动词,向上飞 四、古今异义: 1.野马..

也,尘埃也。 古义: 今义:野生之马。 2.南冥者,天池..也。 古义: 今义:湖泊的名称。 3.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古义: 今义:海洋运输。 五、一词多义: 息:

①去以六月息者也。 ②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③北山愚公长息曰。(动词,叹气) ④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平息) 之: ①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其翼若垂天之云。 ②鹏之徙于南冥也。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而: ①化而

为鸟 ②怒而

飞。 ③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④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⑤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 以: ①去以六月息者也。 ②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其: ①其..

名为鲲。 ②不知其几千里也。 ③其

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④其..

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六、在原文中解释括号前的词语 七、翻译重点句子。

⑴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⑵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⑶《齐谐》者,志怪者也。

⑷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⑸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⑹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八、课文理解:

1、说说文中讲了哪几层意思。 第一层(开头至“垂天之云”由鲲到鹏的变化(描述鲲鹏形象) 第二层(“是鸟也”至“以息相吹也”:写大鹏迁徙南冥的气势。 第三层“天之苍苍”至结尾)拟想大鹏俯瞰大地, 的感慨。

2、作者笔下的“鹏”是个什么样的形象。 鲲鹏是一个 力大无穷、 善借长风的形象。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复习指要

庄子与( )惠子游于( )濠梁( 上。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 鱼,安( )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 不知子矣;子固( )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 矣!”庄子曰:“请循 其本(最初,本原)。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语气词连用,用在句中表停顿 ,类似于“等等,这些说法”,既( )已( )知吾知之 )而( )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一、注音

冥( )鲲鹏( )徙( )抟( )濠 )汝( )鲦鱼( 循( 二、古今异义:

子非鱼 古义:

今义:“孩子”“儿子”

安知鱼之乐 古义:

今义:安全 三、一词多义



之:①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②鹏之徙于南冥也 ③我知之濠上也

于:①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②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安:①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②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 四、文言句式 1.判断句


是鱼之乐也(判断句。“……也”,表判断) 偷换概念的诡辩,是答非所问。这正展示了庄子善用语 1.代词

2.动词,说 子固非鱼也(判断句。“非”,表判断) 译:

南冥者,天池也(判断句“……者,……也”

表判断)

译:

2.倒装句

去以六月息者也(状语后置,正常语序为



译: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状语后置,正常语序为“ 译: 3.省略句 我知之濠上也(省略介词“于”状语后置“我

于濠上知之也”

译:

五、翻译句子。

1.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2.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3.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4.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5.请循其本。请从我们最初的话题说起。



6.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

而问我。

六、课文理解

1. 一妙在换角度思考问题。从逻辑上说,惠子本来不肯定庄子是否知鱼之乐,且有不知鱼的快乐的意思,而庄子却说惠子已经说过,知道他是知道的,可以说是扭曲了惠子的原意。

二妙在转换问题的角度。“我是在濠水上知道的”,把惠子“你怎么知道鱼的快乐”的问题变成了“你在哪里知道鱼的快乐”的问题,在逻辑上可以说是

词上的巧妙在逻辑上回避了矛盾的机敏。 2.庄子为什么说他知道“鱼之乐”?谈谈你的理解。



3庄子坚持认为“出游从容”的鱼儿很快乐,表现了他

怎样的心境?

庄子认为鱼“乐”,其实是他自己愉悦心境的投射与外化。 4.在这场辩论中,究竟谁是胜利者?请筒析。 示例:从逻辑上看,惠子是胜利者。庄子是靠曲解惠子的意思,才能在争论中得以维持自己最初的判断,而这种做法显然是有悖于逻辑判断规则的,所以说惠子是胜利者。但是从辩论本身看,又是庄子胜利了。 附:

课文中几个常见文言词的用法

为:

A [wéi]动词(除了“帮助”外)语气助词、介词“被”

1.动词,基本义,做。 ①为人处事 ②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做,当 ③化而为鸟 成为 ④其名为 称做 ⑤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⑥孰为汝多智乎 以为,认为 ⑦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治理

2.语气助词,表示反诘或感叹

匈奴未灭,何以家~?

3.介词,被 ①不为所动

②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B[wèi]介词除表被动外,都读此音 介词

①不足为外人道也 ②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③为国捐躯 替、给

1)用在动词、形容词后,组成名词性“者”字结构,用以指代人、事、 可译为“……的人(事、物等) ①后遂无问津者 指代人 ②《齐谐》者,志怪者也。指代物

③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指代事物

2用在数词后面,译为“……个方面”“……样东西”“……件事情”

二者不可得兼。——《孟子·梁惠王上》 2.助词

1)用在“今”“昔”等时间词后面,表示停顿,不必译出。

①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

②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礼记》

2)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唐·韩愈《杂说》 3)用于名词之后,标明语音上的停顿,并引出下文,表示判断 南冥者,天池也。

4“者也”两个语气词连用,起加强语气的作用,语气重点在最后一个语气词上,“也”在这里强调了肯定的语

舍鱼而取熊掌者也。——《孟子·梁惠王上》 去以六月息者也

1.用在句中,表示停顿 野马也,尘埃也

2. 用在句末表示肯定语气。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3. 用在句末表示判断语气。 南冥者,天池也

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相当于“呢”、“吗” 若为佣耕,何富贵也?——《史记》

1.名词,云彩

其翼若垂天之云

此中人语云。 人云亦云 不知所云 3.助词 ,无实在意义 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4.代词,如此,这样

民人俗语曰“即不为河伯娶妇,水平漂没,溺其人民”云。(褚少孙《西门豹治邺》 5.云云:如此,这样

他来信说读了不少新书,很有心得云云

6.云者:语气词连用,用在句中表停顿 ,类似于“等等,这些说法”

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 译文

北海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做鲲。鲲体积巨大,不知道有几千里;鲲变化成鸟,它的名字叫做鹏。鹏的脊背,不知道长几千里;当它奋起而飞时,那展开的双翅就像悬挂在天空的云。这只鹏鸟,当海动风起时就将要飞往南海。这南海是个天然形成的水池。《齐谐》是一部专门记载怪异事物的书。《齐谐》的记载说:“大鹏飞往南海时,翅膀击水而行,激起的波涛浪花有三千里,它乘着旋风盘旋飞至九万里的高空,它离开北海是凭借着六月的大风。(同样)山野中的雾气,空气中的尘埃,都是生物用气息吹拂的结果。天空湛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吗?还是因为天空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大鹏在天空往下看,也不过像人在地面上看天一样罢了。

庄子和惠子一起在濠水的桥上游玩。庄子说:“白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这是鱼的快乐啊。”惠子说:“你又不是鱼,怎么知道鱼是快乐的呢?”庄子说:“你又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儿是快乐的呢?”惠子说:“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的想法);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这是可以肯定的。”庄子说:“请从我们最初的话题说起,你说‘你哪里知道鱼快乐’的话,你说‘你哪儿知道鱼快乐’的话,说明你已经知道我知道鱼快乐而在问我。(现在我告诉你,)我是在濠


水的桥上知道的。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8a8b1d0629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e0.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