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婆媳之礼

2022-10-06 23:02:2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古代婆媳之礼》,欢迎阅读!
婆媳,古代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古代婆媳之礼

作者:陈晓敏

来源:《百科知识》2012年第17

在家庭伦理关系中,婆媳关系问题可谓穿越古今,经久不衰。

无论在现代社会还是在古代社会,婆媳关系在家庭生活、婚姻关系中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在中国古代社会,婆媳礼仪作为封建文化和礼仪的一部分,对调整家庭关系、稳固家庭秩序,构建婆媳关系发挥了重要作用。应该说,建立在父权、夫权、封建家长制基础上所形成的家规礼数,在维系封建家长制的逻辑中演绎和构建的婆媳礼仪,具有婆尊媳卑婆婆本位的特征。在婆媳礼仪中,婆婆作为封建家长制的形象代表、夫家的代言人,往往是礼仪的制定者和裁判者。从中国古籍中关于古代婆媳礼仪规矩的记载中,可见婆媳礼仪一斑。

称呼之礼,以示角色和地位。婆媳之礼,首先体现在婆媳的称呼之中。婆婆和儿媳在我国的早期典籍中分别称作。《说文解字》:姑,夫母也妇,服也,从女持帚、洒扫也。短短数字,将媳妇在家庭中主要的角色、地位进行了定位,即服从、侍奉、打

拜见之礼,以示恭敬。婆媳之礼还体现在媳妇对公婆的拜见,包括新媳妇嫁入婆家的第一次拜见及日后的每日请安。

新儿媳嫁到婆家之后,首先要按既定的仪式和程序向婆婆施拜见之礼,以此表达敬意。通常新娘在结婚当天并未拜见公婆,而是要在成婚的次日早晨施行拜见公婆之礼。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唐人朱庆馀《闺意献张水部》)。媳妇在新婚后的次日清晨就要早早起来拜见公婆,以获婆婆的认同。杜甫的《新婚别》中描写了一位新娘在新郎暮婚晨告别之后陷入妾身未分明,何以拜姑嫜的纠结与困境之中。

在拜见时,儿媳要恭恭敬敬,行一套仪式和程序。据《仪礼·士昏礼》载,在婚礼第二天早上,拜见公婆时,儿媳要给公公婆婆敬茶、端饭,公公婆婆象征性地吃一下,儿媳要端过来他们的剩饭,也象征性地吃一下。在第一次拜见中,家庭成员都要到场,婆婆要将家庭成员介绍给新进门的媳妇;将家规家法、对媳妇的要求讲给媳妇。媳妇要洗耳恭听,一一应允。在新婚后的拜见之后,便是媳妇向公婆的日日请安。媳妇在公婆面前行走,或后跟随,或搀扶。要庄重,俯身拱首而行,至始至终,媳妇要时时陪伴在婆婆身旁。公婆或行或坐,都要前后跟着,恭敬服侍在旁。要恭恭敬敬,和颜悦色,低眉顺眼,尽表敬意。

侍奉之礼,以示贤德。 在封建文化中,贤德是女性最高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对妇女的礼仪教化中事舅姑供承看养,如同父母。恪尽侍奉之道,以示贤惠。侍奉公婆是媳妇的一大要职。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8a977c56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aecaa85.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