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方形和正方形教学反思

2022-12-29 01:31: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长方形和正方形教学反思》,欢迎阅读!
正方形,长方形,反思,教学

《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十分强调学生学习数学应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自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实行解释和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解的同时,在思维水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本节课的开始,我从学生熟悉的教室出发,让他们找找哪些物体的面的形状是长方形的?哪些物体的面的形状是正方形的?再让学生找找自己所在教室哪些物体面的形状是长方形的?哪些物体面的形状是正方形的?将教学活动置于学生真实的生活背景中,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构建来源于学生生活的数学课堂,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验数学的价值及无限的魅力。

二、为学生提供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舞台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不再是数学学习的传授者,而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要科学地引导学生,真正经历探究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使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创新意识持续得到升华。遵循这样的教育理念,在探索长方形与正方形的特征时,我没有把现成的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先让学生通过小组内看一看、比一比,发现虽然手中的长方形都不一样,但都是长方形,引发思考,小组讨论为什么都是长方形?让学生自主的发现长方形的一些特征再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自己量一量、折一折、比一比去验证自己的发现准确与否。通过在具体的操作中自主探索长方形与正方形的特征,使学生对长方形、正方形的边、角特征有一个感性的理解。这个过程让学生体验到探究方式的多样化,感受到数学知识之间的密切联系。在在这个环节,我提供给学生充足思维空间和操作的时间,让学生在观察中思考,在思考中猜想,在操作中验证,在交流中发现,使课堂形成多方互动、多向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亲自经历数学识的探究与发现的过程中学习数学

三、应用拓展,巩固新知

本节课设计了围一围、画一画等练习,让学生动手围出一个长方形和正方形,再把正方形改成长方形。画一画中,让学生画一个长方形,然后再在这个长方形中画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在练习中持续地巩固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理解,同时也增强了理解两个图形之间的关系,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点,也使学生在练习中得到学习成功的乐趣。 课堂教学中还存有一些缺乏之处需改进:

1在理解了长方形的特征后,能够先让学生总结一下是怎么理解长方形的?在理解正方形时,能够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索、自己通过量一量、折一折、比一比的方法去验证。 2、猜这个游戏环节能够放在最后,作为归纳总结。

3、练习中,画一画后能够再增加一个折一折的环节,让学生在长方形纸上折出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再次增强两个图形间的联系。

4、板书中要清楚的表达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教学时适当调整板书。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8b25b94314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3c.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