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2022-08-23 08:08: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欢迎阅读!
失道寡助,得道多助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导学案

设计人:敦煌市转渠口中学 赵军立

一、学习目标:

1、掌握课文的思想内容(中心论点) 2、学习课文结构严谨、层层推进的论证方法。 3、掌握课文的论辩语言。

二、重点难点:

学习重点:1、掌握课文的思想内容(中心论点)

2、学习课文结构严谨、层层推进的论证方法。

学习难点:

掌握课文的论辩语言。

三、学习过程:

1.预习:看注释,试译全文;编提纲,试背全文。

2.简介孟子和《孟子》孟子,名轲,思想家,教育家,是继孔子以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与孔子合称“孔孟”,并有“亚圣”之称。

《孟子》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记述了孟子的言行、政治主张、哲学主张及哲学、伦理、教育思想等学术问题的论争。全书共七篇,计261章,约35000字。《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选自《告子》 3.初读课文,疏通文意。 1)全体诵读课文,教师再范读。 2)教师巡视,释疑点拨。

3)对照书下注释,学生独立思考,逐段疏通并翻译。 4.概括课文的中心论点。 5.同桌学生编写结构提纲。

6.课文重点论述了“人和”的重要性,联系以前学过的课文例子,举例论证。 (提示:《陈涉世家》等。

7.提问:1)本文论述的是不是军事问题?孟子是否主张打仗? 2)本文论述的作战目的是什么?

3)第一段和第二、三段之间是什么关系?二、三段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8.整理:1)通假字:“畔”同“叛”

2)文章结构严谨、层层推进的论证方法。

3)字词:多音字:夫;一词多义:利、道、池、兵、之、而;古今异义:亲戚、去。 4)词性活用:域、固、威

9.小结:这篇课文运用了层层推进的论证方法,论述了“人和”对于战争胜负的决定作用, 从而阐明了施行“仁政”的重要意义。

四、当堂练习

一、文学常识填空:

1、孟子,名 时期 学派的代表人物。

2、《孟子》是一部记录 的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的书,共七篇。南宋朱熹将

《孟子》、 并称为“四书”。



1






二、解释一词多义:

道:1、会天大雨,道不通( 2、得道者多助( 3、伐无道,诛暴秦( 固:1、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2、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池:1、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2、池非不深也( 国:1、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2、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三、解释加点词:

1、环而攻之而不胜( )( 2、夫环而攻之( 3、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4、兵革非不坚利也( ..5、委而去之( )( 6、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7、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8、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 四、翻译下面句子:

1、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2、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3、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4、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五、回答问题: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地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2、从上文看,得“人和”的实质是“ ,得“人和”的最佳局面是“ 3、本文主要采用的论证方法是

4现代生活中,“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仍然有其普遍的意义,请结合你的生活,谈谈对“道”的理解。

5、请写出一句与“人和”有关的名言警句:



1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8cd9da55df3383c4bb4cf7ec4afe04a1b171b0e7.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