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死而生

2022-07-29 20:31: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向死而生》,欢迎阅读!
向死而生

向死而生,关注健康

只有理解了死亡的真正意义才能以正确的姿态面对生活。存在主哲学认为,通常我们理解的死亡其实是指亡故,而死是存在向亡故前进的一个过程,因此,人只要还没有亡故就会一直以向死而生的姿势活着。

同事间经常有这样的感叹:你永远不知道,明天与意外哪个先到来。是的,意外如同生命运行程序中的小bug,我们永远不知道它什么时候跳出来。近日,网络报道杭州某小学李老师意外猝死在讲台前,永远的告别了辛苦耕耘的人生舞台。乍见这这则新闻我内心是伤感的。所谓师者,万世师表,行为世范。他符合了我传统观念里的老师形象,像蜡烛一样燃烧自己,照亮他人。且不说该老师教学成果如何,单就其选择扛起班主任的重责,在医院挂完吊瓶后仍抱病上班,我相信,他应该是一名负责任的老师,刚刚告别学生时代的我,也逐渐明白老师在人生路上的意义,在这里,我要以一名老学生的身份向他致敬。也向我人生中的每一位老师致敬,感谢您们助我一路前行至此,更要向所有奉献在教师岗位上的老师们致敬。另外,我不得不说的是,斯者已逝,在缅怀逝者树立教书育人新模范的同时,有关部门是否应该看到这背后隐匿的危险信号,加大对老师健康教育管理的支持和引导工作,维护教职员工的合法权益;比如定期开展体检,对身体不适的老师适当安排休息,提高工作效率。杜绝此类悲剧再上演,才是对逝者最长情的缅怀。

说这些纯粹是因为有所感触,近年来不断曝出的关于教师的种种


负面信息也在逐渐侵蚀着老师这一光辉形象,也让教师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广泛的社会关注度以及家长爱孩儿心切造成的种种教学纠纷,使教师成为一个高敏感、高压力乃至高危行业,让我们的老师不堪重负。最近我的一位老师在聊天时也谈及工作压力问题,坦言再也找不回彼时的热情,现在精力也大不如从前。想起当年老师的意气风发,不禁暗自感叹:我们要保护好老师们的热情与健康,给老师们创造更加舒缓的工作环境,唯其如此我们才能培养更好的下一代,们的国家才能一路向好。现实中确实有个别为师不尊者搅乱了我们教书育人的这一池春水,触动了我们敏感的神经,但我们更要看到那些默默奉献在教育岗位上的广大老师们,也正是他们的存在、他们的坚持,才使得我们的教育事业在荆棘中不断前行。

明天与意外哪个先到达?我们永远无法预知,我们能做的只能是合理的把握生活节奏,注意身体健康,这一点值得我们所有从业者注意。我不说,诗意的栖居,我只说在做好工作的同时关注一下自己的身体健康。诚然,李老师带病上岗,猝死在学校,其精神可贵,但是,我们也要看到,李老师也说,“再忍忍,等没课了,再去医院看病”,他其实和我们很多人一样,都以为是某种短暂性、突发性的不适,而忍一忍或许都会过去,假如他知道这种疼痛是失去生命的预警,想必他自己、他的家人、他的同事和学生都不会这样“忍一忍”的。也就是说,李老师也是一个人,与我们一样对病痛抱有侥幸的心态,只不过他的这一次代价是生命。我们要及时关注身体发出的种种信号,理的规划工作、生活,这样我们才能创造更多的价值。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8e431e3ea1c7aa00b42acb2b.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