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下雨了教学设计

2023-12-07 02:16:2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要下雨了教学设计》,欢迎阅读!
教学设计,下雨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天气预报的作用和意义。

2. 掌握常用的天气预报词汇和表达方式。 3. 学会观察天气变化并进行简单的天气预测。 4. 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二、教学准备

1. 天气预报的相关资料和资源。 2. 天气预报的样例和例句。 3. PPT或白板。

4. 学生课前准备的温度计、风向仪等天气观测工具。

三、教学过程

步骤一:导入(5分钟)

通过展示天气预报图片,激发学生对天气的兴趣,引发学生对天气预报的疑问,并与学生进行简单的交流。 示范问题:你们经常看电视播放天气预报吗?你觉得天气预报对我们有什么帮助?

步骤二:天气预报的意义与价值(10分钟)

通过PPT或白板,介绍天气预报的意义和价值,包括但不限于: - 了解天气变化,选择合适的穿着和交通方式。 - 预防天气灾害,保障人身安全。 - 规划农田和农作物种植。 - 帮助交通运输和旅游等行业决策。 引导学生思考,与学生进行讨论,了解他们对天气预报的认识和了解。

步骤三:天气预报的词汇和表达方式(15分钟)

通过PPT或白板,展示常用的天气预报词汇和表达方式,如: 天气预报词汇:晴,多云,阴天,雨天,雪天,刮风,台风等。 表达方式:今天的天气怎么样?


明天会下雨吗?需要带雨具吗? 通过师生互动,让学生积极参与,掌握这些词汇和表达方式。

步骤四:观察天气变化与天气预测(30分钟)

1. 指导学生观察天气现象和气象仪器的读数,如温度计、风向仪等。 2. 学生小组合作,根据观察结果和天气预报词汇,尝试预测当天和明天的天气情况。

3. 学生展示自己的观察结果和预测,进行展示和交流。 4. 教师点评和总结,帮助学生校对和纠正观察结果和预测。

步骤五:制作天气预报(30分钟)

1. 学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一个城市进行天气预报的制作。 2. 学生归纳整理自己的观察结果和预测,编写天气预报脚本。 3. 学生小组合作,使用PPT或白板进行天气预报的制作和展示。 4. 学生之间进行互动问答,提问有关该城市未来几天的天气情况。

步骤六:反思与小结(10分钟)

通过讨论和问答,引导学生回顾学习过程,总结天气预报的重要性和自己的收获。

四、课后延伸

1. 学生可以自行制作天气预报的海报,展示在班级或学校的公共区域。 2. 鼓励学生在家观察天气变化,并记录和预测天气情况。

3. 导航学生下载天气预报App,观察和利用现代科技进行天气预测。

五、教学评估

1. 学生观察和预测的准确性。

2. 学生在小组合作和展示中的表现和交流能力。 3. 学生在课后延伸活动中的参与和成果。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8e60ca79dd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fa.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