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仁篇

2022-04-22 09:30:2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识仁篇》,欢迎阅读!
识仁篇

《识仁篇》载于《二程遗书》卷二上,是北宋学者程颢(10321085)于元丰二年(1079)在洛阳讲学时讨论哲学教育问题的著名篇章,是点拔其门人吕大临的记录,并由吕大临记录。

程颢,字伯淳,人称明道先生。祖籍中山博野(今属河北省),河南洛阳人。与其弟程颐合称二程”,是宋理学的奠基人,洛学的创始人之一。《识仁篇》全文虽不足300,但言简意深,立论精博,自朱熹以,许多学者都认为:《识仁篇》是明道学说的精华所在。黄宗羲《宋元学案》卷十三《明道学案》援引朱熹语录:“《识仁篇》乃地位高者之事;”援引刘宗周言论:“《识仁篇》为程子见道分明语也。现代学者冯友兰则将程颢《识仁篇》与王守仁的代表性著述《大学问》加以比较,认为明道《识仁篇》构成王阳明《大学问》之精旨。由此足以说明《识仁篇》在程颢学术思想体系中所占有的中心地位,及其对后世学者所产生的重大影响。 程明道的《识仁篇》全文如下:

学者须先识仁。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义、礼、智、信皆仁也。识得此理,以诚敬存之而已,不须防检,不须穷索。若心懈,则有防;心苟不懈,何防之有!理有未得,故须穷索;存久自明,安待穷索!此道与物无,“不足以明之。天地之用,皆我之用。孟子言万物皆备于我”,反身而诚”,乃为大乐。若反身未,则犹是二物有对,以己合彼,终未有之,又安得乐!《订顽》意思,乃备言此体,以此意存之,更有何事。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未尝致纤毫之力,此其存之之道。若存得,便合有得。盖良知良能,元不丧失。以昔日习心未除,却须存习此心,久则可夺旧习。此理至约,惟患不能守。既能体之而乐,亦不患不能守也。

学者须先识仁”,,是立志于学的人所必然面对、必须了解的问题。在中国传统哲学而言,“包涵了道德实践,或者说,“更重要的是道德实践。识仁”,从成德功夫上说,“是体验,并非主客认知意义的认识,而是一种体悟与自觉的功夫,“是兼有体悟、实现之意。是主体透过自我转化、自我认识、自我体悟的活动,回返主体,从而达到识仁。从本体上说,仁既是一切道德法则,而又超越一切法则之,同时统摄一切道德法则,为一切道德法则的根源,故又谓全德”,亦名至善。据此我们可以说,在明道那里,“为一切道德法则的根据。

1/5 下一页>尾页

明道在讲了学者须先识仁之后,紧接着讲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义、礼、智、信皆仁也。所谓的”,是体仁之人,或能体仁之人。体仁的状态是浑然与物同体”,体仁也要以浑然与物同体为最终目的。仁的基本特征是浑然与物同体,这意味着宇宙万物也是人自身的一部分。浑然一体,即没有主客、內外等一切分别,涵盖万物,普及一切。义、礼、智、信本来是各自独立的德目,但在仁的总体呈现下皆是仁的內容、仁的涵养。换言之,以仁为体,义、礼、智、信为用,所以说义、礼、智、信皆仁也。

识得此理,以诚敬存之而已”,意思是明白了这个道理,就要以一种诚敬的态度保存之,即孟子所谓存其心,养其性的道德实践功夫。明道认为识仁”“不须防检,不须穷索”,“防检穷索乃是有志于道(即识仁)但又未明澈者不可避免的事,这就需要学者明澈仁体的本义,才能够知道识仁体仁正确方法,从而也才能够更好地以诚敬存之而已

考察之所以会出现防检穷索的原因,则是若心懈,则有防;理有未得,故须穷索”,由于心懈、未得理而需要防检、穷索。因此,“识仁的正确方法是在的活动上下功夫,如果能做到心不懈,则无须防检。至于理(或谓仁体),明道的功夫论则认为,只要识仁”,即可存久自明”,无须用力求索。既然自己已经与物为一体,还须用力防检、穷索?也就是说,“识仁的正确方法是以自心自明存于自己心中的浑然与物同

仁体”,只要在自心上做功夫,就能够体仁”,进而达至识仁的境界。

此道与物无对。大不足以明之。仁道”(“仁体”),“乃宇宙万物。在仁的境界中,本是者浑然与物同体”,浑然没有物我內外的分隔,所以说此道与物无对乃是形容仁体的体性、內,“为说明、定义;“大不足以明之表示仁体的体性涵盖一切,充塞于天地之间,因此不能够用一般的相对概念来表述广大悉备的仁体的大义。


若能识得浑然与物同体之理,则可以知天事天”,所以天地之用皆我之用”,此所谓由自我本心而发的宇宙全体之大用。明道根据孟子万物皆备于我”,反身而诚的自我道德实践,求放心的成德功夫,返回本心,乃为畅顺生命的大乐。《孟子》诚者,天之道;思诚者,人之道”,于是,“仁体亦可谓”,天之道”;“思诚”,对于孟子而言,则可谓之反身”,求自身之放心孟子谓反身而诚”,所谓”,

求诸己”,思诚的功夫不是向外,而是向内;在明道《识仁篇》的语义下,“反身而诚则可理解为自明心中的仁体而达到的境界。但是,反身未能诚”,即做了思诚的功夫而未能达到的状态或境界,之所以思而未得”,乃是因为仍然停留于主客、物我、內外等相对的状态下,未能浑然与物同体”,因此能诚以己合彼”,意思是有意或刻意而作,这样终究亦不能把握仁体”,又怎么可以得大乐?:“若反身未诚,则犹是二物有对,以己合彼,终未有之,又安得乐!”

《订顽》是横渠的《西铭》的旧名,明道认为《订顽》详细地阐述仁体的本质与具体表现,明道认为横渠的《西铭》是真正把握到了之体。若能在反身而诚物我无对的状态下保持诚敬存之”,便不需要杂揉其他方法,这就是识仁的正确方法。所以说,“以此意存之,更有何事。下文引孟子语勿忘勿助”,也正是解释诚敬存之之意。

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此语前一句为我故曰,告子未尝知义,以其外之也”,出自《孟·公孙丑上》,句中的相当于”,“而勿正而勿止”,“必有事焉是指培养自己心中的义之事。这句话的意思是:所以我说,告子不懂得义,因为他把义看成是心外的东西。我们一定要不断地培养自己内心中的义,不能停止下来,心中不要忘记,但也不要一厢情愿地去帮助它生长。这是孟子养气成德功夫的终极关怀方法,求放心的方法。

未尝致纤毫之力”,即不须用力,不须防失、造作等,亦即前文所言不须防检,不须穷索”;只要回到忘勿助的状态,就是自然而然,顺性而作的行为、态度。未尝致纤毫之力是总结上句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的判断语。明道以孟子语必有事焉为前提,指出一切体仁的实践功夫是建立在必有事焉的基础之上,即关键是在自己内心中有体仁一事,而不是外求于己身之外的别的东西。勿忘”,要忘失;“勿助”,不要助长,自然而然,所以未尝致纤毫之力

此其存之之道。若存得,便合有得。前一字是指本心,意思是说,这些就是如何存自心”(”)的方法。若能存得”,才可谓之有得”,换言之,即若能存自心体仁”,才能算是能识仁”,从而达到的境界。

盖良知良能元不丧失。以昔日习心未除,却须存习此心,久则可夺旧习。此理至约,惟患不能守。既能体而乐之,亦不患不能守也。此句大意为:因为不虑而知,不学而能的良知良能是人本来就具有的,但经常被昏暗愚昧的习心所遮蔽。就算是以往的习心未除”,也须存习良知良能的本心,久而久之,可以排除习心”,回复本心。这个道理非常简约,怕的只是不能持之以恒;只要能真切体会,以之为乐,也就不怕不能持之以恒了。为什么体之就能乐之?这是因为体的对象为勿忘勿助、自然而然的本心”,体之则可顺性而为、顺心而发,既顺人之本性,便不是勉强而为之,这就可以乐之、悦之。既然顺应本性地乐意做道德行为,也就是一种自律道德。对此,刘蕺山曰:“良知良能是本心,昏昧放逸是习心。向来不识此理,故种种本心为习心用;今来既识此理,故种种习心为本心转。又何患不存之,又存而不能期月守也﹖此程子见道分明语也。

程明道的《识仁篇》,主要是包括识仁识仁两个方面。程明道认为仁之体即是然与物同体”,突出作为精神境界而非宇宙原理的意义,这一境界即人与天地万物为一体,这是程明道以一体”,即以天地万物为一体来论”,阐述的内涵。明道不仅说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也说过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莫非己。人要把自己与宇宙万物看作息息相关的同体,宇宙每一部分都与自己存在密切联系,甚至宇宙万物都是我的身体的一部分,有了这样的境界,人不再是个体躯壳的虚我,地为一身,莫非己也。这是以一本来论”,阐述

当然,程明道除了以一体来论之外,还有以知觉以及以生意明道说:“医家以不识痛痒叫做不仁,人以不知觉不认义理为不仁,若夫至仁,天地为一身,而天地之间品物万形……”仁就是把天地万物看作自己的身体,不知痛痒为之不仁。把这一概念理解为知觉无所不通。知觉不是强调


知痛痒,而是强调把天地万物看作自己的身体加以感受。这是以知觉”,强调的境界的感受形式。明道不仅把作为精神境界,而且作为宇宙原理,体现的是生生不息的原理。他说万物以生意最可观,此元者善之长也,斯所谓仁”,这里的字解释为”,“就是《周易》里作为万物原始的元,即明道所说的。这就是程明道以生意”,“生生之仁一体之仁”(“同体之仁”)的宇宙论根据。 《识仁篇》的主旨当然不只是阐述”,更重要的是识仁之体的基础如何体悟、实现达到明道继承了思孟学派的心性论传统,认为以诚敬存之”,“不须防检”,“不须穷索”,“反身而诚”,“忘勿助”,即可存久自明”,从而识得并实现或达到的追求或境界。一体之仁”,是自己与天地万物同为一体的”,所以,“识仁就是向自己内心探求的功夫,既不假于物,也不物于物。要做到反身而诚向内求仁”,其根本要旨是取消物我的对立,做到浑然与物同体”,这才是识仁的正确方法。要识仁之体”,则要将此事作为自己内心中的份内事,不要停止自己内心中的道德实践,亦不要忘记,更不要一厢情愿地揠苗助长”;久而久之,自己昏昧放逸的习心就会慢慢除去,被遮蔽的具备良知良能就会随之显露出来。程明道认为这种识仁之方法是非常简约的,而且又是以实现顺性而为、顺心而发的人之本性为目的与境界的自觉的、自律的向自己内心发用的功夫,因此体之乐之”;既然能体之而乐”,那么也就不用担心会放弃了。正因为是每个人都向着自我率性的本性而自觉地进行的内心道德体验,因此每个人都能够体之而乐”,每个人都能识仁”,进而每个人都能达至的境界;如果再进一步把宇宙万物也看作是有知觉,那么天地间杂然流行也就都是体之乐之的回归各自本性的自我实践,也不妨将其看作一种识仁的活动。由此,程明道浑然与物同体”(以天地万物为一体”)”,通过反身而诚向内求仁的自觉道德实践的实现了复归。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8f94c093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02dae1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