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程标准下的实验教学

2022-07-31 15:11:2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谈新课程标准下的实验教学》,欢迎阅读!
实验教学,课程,标准,谈新

浅谈新课程标准下的实验教学

摘要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化学实验是化学学科的生命线,通常有获取知识、培养兴趣、启迪思维、培育品德等功能。在新课程标准下,笔者通过改进演示实验,增补对比实验,故做反相实验,引导学生创设实验等方法来激活实验教学活动,在课堂教学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把教与学有机的融为一体,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 新课程标准 实验教学 提高课堂效率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我国著名化学家傅鹰先生曾说过化学是实验的科学,只有实验才是最高的法庭化学实验是化学学科的生命线,通常有获取知识、培养兴趣、启迪思维、培育品德等功能。化学实验不但可以帮助学生理化学概念、加深和巩固化学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它通过实验原理、实验方法、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反应原理,透过现象看清物质反应的本质,并且,掌握基本方法和技能。如何在新课程标准下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加强实验教学,提高课堂效率,是我们每一个化学教师应该共同探讨的问题。本文以笔者在教学中就如何加强实验教学,提高课堂效率,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一、改进演示实验

达尔文说:任何改进,都是进步。演示实验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步步演示,提醒,全体同学观察,展示物质的性质。新课程中也特别注重演示实验,因为演示实验是最直观的教学手段,它应做到准确直观,形象鲜明,可见度高,装置简,需时短,安全可靠,利于学生观摩等。但若全部照搬材料中的演示实验,效果不够理想而降低了课堂效率,若能将某些实验加以改进,更能加强实验的科学和严谨性,加深学生印象,激起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案例1:做硫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课本仅是在集气瓶中留些水或NaOH溶液,用以吸收燃烧后的产物SO2,当硫燃烧后在集气瓶口仅用玻璃片盖住,这样产物SO2还会逸出,造成污染,为此,我改用一个带有燃烧匙和单孔导管的橡皮塞塞住集气瓶口,再把导管的另一端伸入装有NaOH溶液的烧杯中,这样吸收SO2就更完全了。 二、故做反相实验

在实验教学中,积极为学生创设各种情境,正面反面同时引导,构建有效化学堂。我利用反相实验来激发学生的逆向思维,既能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又能让学生情绪高涨,积极主动地投入到问题的反面进行思考。案例1:在探究氧气约占空气体积分数实验时,在正确做完课本中的演示实验后,我故做集气瓶内水面上升达不到原空瓶体积的1/5,学生马上有意识地喊:老师,您的实验失败

。我故作纳闷的样子:是呀,我的操作跟刚才的一样,为什么这次会失败呢?请同学们相互讨论帮我找找原因”,于是,同学们兴趣高昂,热烈地讨论了起来,并能踊跃发言,把课堂气氛推向了高潮。 三、增补对比试验

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多为学生创造一个动手参与、动脑思考的课堂气氛,尽可能地将一些演示实验变为学生的动手实验,变被动为主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实验教学中,我常采用增补实验进行教学。有时候,为了增加课堂气氛,引导学生复习,我也增补对比实验:如在做铝丝和硫酸铜溶液反应时,第一次做我没有打磨铝丝,当取出铝丝后没有看到有红色的物质附在铝丝的表面,我就请学生找出原因,接着我再拿这根铝丝用砂纸打磨进


行实验,像这样的对比实验,既能给学生加深印象又能复习相关内容,还能激活课堂,提高课堂效率。 四、鼓励学生设计实验

鼓励学生设计实验是提高实验教学的重要手段。教师可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提出改进实验的思路和方法,变被动为主动,充分调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对化学课的兴趣。在做实验室制取CO2的操作中,我首先向学生演示用弹簧夹来控制反应的进行,激起学生兴趣时我便抛下问题:如果不用弹簧夹还可以用什么方法可控制呢?针对这个问题我要求学生分组讨论,设计方案,并动手操作,大部分学生很快都想到了用注射器或分液漏斗来控制,我鼓励他们动手操作验证自己的猜想,当他们体验到探究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时,我又鼓励他们:看看谁更聪明,还能不能设计出其他方案来?这时学生探讨的兴趣就更浓了,有些学生开始用绳子把大理石捆住,反应时就放进稀盐酸中,不反应时就拉上来;有些学生把试管底部敲了个小孔,把大理石装入试管里,用绳子捆住试管吊在装有稀盐酸的锥形瓶里,通过抽拉绳子而达到控制的目的,学生的探究方法多种多样,最后我跟他们一起讨论了这些方法的利和弊。 五、把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

在实验教学中,改验证性实验为探索性实验,学生能主动探索,积极思考和讨论,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动手能力都十分有利。如在学习质量守恒定律,学生表面上好象理解了,但在解决实际问题和应用质量守恒的计算过程中往往出现错误。因此,在教此课题时,我先给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在一定条件下,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新物质。 六、开展实验设计竞赛

在实验教学中,开展实验设计竞赛,学生通过自己已有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能灵活、快速的归纳,独立思考或小组讨论,亲自动手设计实验,解决新问题,发散思维能力和创新设计的能力都得以体现和提高。如在学习了氧气的性质和实验室制法之后,学生对实验室制备气体已有了简单的初步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在之后学到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和氢气时,学生就能亲自选择实验仪器,探索这两种气体的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方法,能够归纳实验室制备气体的思路、方法,并用此思路、方法自己动手设计、组装实验仪器,制取所需要的气体。在习题解答中,贝壳、鸡蛋壳成分的探究活动过程中,同学们自然而然地想到了实验室中二氧化碳的制法和检验方法,使问题变得简单、熟悉、操作准确。实验教学中,学生不仅学会了知识,更重要的是获得了学习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马建峰 主编 化学实验教学法 科学出版社

[2]吴运来 主编 初中化学新课程教学法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910051616d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9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