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六年级语文上册一课一练 20 三黑和土地(解析版)

2022-04-25 03:01:1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部编六年级语文上册一课一练 20 三黑和土地(解析版)》,欢迎阅读!
上册,语文,解析,土地,年级

20* 三黑和土地

1.下面加粗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táng) B(pá) C( qiáo) D(guī) 2.按要求完成词语练习。

像“白霎霎的像一片雪”中“白霎霎”这种结构的表示颜色的词语还有:金灿灿、绿油油、___________等。我们可以这样说:金灿灿的像一束光、绿油油的像________的像________ 3.读下面的句子,完成练习。

三黑就是这样地翻着土地。/从东到西,从南到北,/每一寸土都给翻起,/每一块土疙瘩都给细细打碎。

(1)“这样地”具体指的是什么?用“______”画出来。 (2)仿写:先概括地写,再具体地写。

____就是这样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面对诗歌及作者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者苏金伞的诗多从大众的生活和语言中取材,其最大的特点是华丽和深刻 B《三黑和土地》的背景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的土地改革运动 C《三黑和土地》全诗透露出三黑的无奈与现实的悲凉

D《三黑和土地》用词雅致而富有文采,具有黄土地一样坦荡的气质 5.结合课文内容和下面的资料,完成练习。

苏金伞从小生长在农村,能深刻体会到地主阶级对农民的压迫和剥削,以及农民对土地的挚爱。作为我国乡土诗派的代表人物,苏金伞晚年对乡土的回忆,


几乎处处皆诗。新中国成立前夕解放区进行的土地改革,让劳动人民重新获得宝贵的土地。本诗再现了以三黑为代表的农民们重获土地后的喜悦心情。 (1)结合课文内容我们可以知道:“三黑”做的有“细细打碎”每一块土疙瘩.眼见的有____,耳听的有________.想的有“打完场赶着送公粮”…… (2)从课文中找出能印证资料中以下说法的一两句诗。

①苏金伞从小生长在农村,能深刻体会到地主阶级对农民的压迫和剥削,以及农民对土地的挚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本诗再现了以三黑为代表的农民们重获土地后的喜悦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对字音的掌握。“蹬”字应读一声。

2.答案 示例:黄澄澄 黑漆漆 一块翡翠 红彤彤 一轮太阳

解析: 本题考查对表示色彩的词语积累与运用的能力。平时要注意多积累,丰富我们的表达。

3(1)答案从东到西,从南到北,/每一寸土都给翻起,/每一块土疙瘩都给细细打碎。


解析: 本题考查提取信息的能力。这一节先是概括地写“三黑就是这样地翻着土地”,后面则是具体展开描写。

(2)答案 示例:他骑着自行车 从天安门到颐和园,从大街到小巷,每一个地方都会留下车辙,每一处地面都会留有汗水。

解析: 本题考查围绕中心展开具体描写的能力。仿写前,要用心观察句子的结构特点,再选取生活中的熟悉事物进行表达。 4.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苏金伞作为乡土派诗人,其语言的最大特点是朴实,所以AD不正确。全诗表现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解放区土地改革时,农民分得土地的喜悦之情,所以B正确,C不正确。所以本题选B 5(1)答案 示例:自己种的荞麦开出的花 蝈蝈儿呜叫

解析: 本题考查提取信息的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对课文内容非常熟悉,能快速找到三黑的所见所闻、所想所做。

(2)答案 示例:①三黑/从来没睡过这么好的床②三黑一边耙地,一边想着:/翻身的人儿心里真甜。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句的理解。诗中多处可以发现反映旧社会的剥削和新社会的农民喜悦心情的诗句,我们要用心去体会。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91d64956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a9.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