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市化及其利弊问题

2022-05-05 05:25: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我国城市化及其利弊问题》,欢迎阅读!
利弊,城市化,及其,我国,问题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我国城市化及其利弊问题

作者:陈旭

来源:《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4年第03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城市化问题成为了全民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然而在城市化的进程中,我们既要看到其有利的一面,又要发现其存在的弊端。该文简要探讨我国城市化及其利弊问题。

想要更好的分析我国城市化及其利弊问题,我们首先就应该弄清楚什么是城市化?城市化是指: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由农民身份转变为市民身份,城市人口规模不断扩大,城市数量不断增加,城市用地不断向郊区扩展的过程。城市化既包括城乡地域和人口比重的变化,也包括社会关系、经济结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变化。鸦片战争以后,由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以及西方列强的入侵,中国出现了一批最早的资本主义工商业城市,这些城市主要分布在沿江沿海沿铁路等交通要道。如:上海、广州、南京、天津、大连、哈尔滨等。这些城市作为西方殖民者像中国对外扩张的第一站,它们代表着中国近代城市的发展,也标志着中国城市化的开启。

我国城市化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处于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和第一个一五计划时期。由于党和政府的大量努力,使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出现了平稳的发展态势。许多农村人口被吸收进城市的矿区,有力的推进了我国的城市化进程,第二阶段,由于我国经济的些许复苏,导致我党和政府盲目乐观,大跃进的开展以及过分强调工业化,以至于大量的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城市人口急剧上升。从1958年的10721万人迅速上升到1960年的13073万人。城市化水平也从16.3%上升到将近20%。第三阶段,由于这一阶段发展处于文化大革命时期,我国国民经济遭到很大程度上的破坏,城市失业人口相对增加,所以我国城市化总体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城市化水平由1966年的13.4%下降到1978年的12.5%。第四阶段,由于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行,促进了生产的发展特别是农村经济的发展。加快了城市化进程,城市化由此进入了加速发展时期。

纵观1949年以来的中国城市化进程,我国城市化有区别于其他国家的一些显著特征。第一:我国城市化是政府主导城市化发展进程,包括城市的设置标准和行政建制,城市人口迁移和增长以及城市化发展速度。该文原载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主办的《环球市场信息导报》杂志http//www.ems86.com总第5432014年第11-----转载须注名来源第二:城市化发展滞后于工业化进程。第三:实行城乡二元户籍壁垒制度,意味着农民工进入城市以后,现行户籍制度与城市就业、教育、住房、医疗、养老等社会福利挂钩,它仍在强化市民与农民的身份差别。第四:大量农村人口就近城市化。第五: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职业转换先于地域迁徙,富裕劳动力不从事农业,转换于工业或服务业。

然而在城市化发展进程中其优势和弊端也是同时存在的。其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我国是农业大国,大部分人口主要从事第一产业,城市化有利于促进多余的人口向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91f881a8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5a1b119.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