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经对商业活动的启迪

2023-04-18 13:25:2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老子道德经对商业活动的启迪》,欢迎阅读!
道德经,启迪,老子,活动,商业

老子道德经对商业活动的启迪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语出《道德经》第九章,意为"执持盈满,不如适时停止",正所谓"月满则亏,水满则溢",老子想要表达的正是"适可而止"的思想。对企业而言,不唯利是图、贪得无厌,理性追逐利润,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同时,企业也要有长远的眼光,不涸泽而渔,不透支自然资源,才能真正实现长久发展的目标。 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语出《道德经》第九章,是老子对抱朴守拙思想的进一步阐释,意为"尖利锋芒,难保久常".当今社会市场竞争异常激烈,"一招鲜,吃遍天"已不再适用,决策者决不能抱着此种心态,以为一种产品的大获成功便可以占领市场,而应该急流勇退,适时开发新产品,以产品的不断更新换代来巩固市场地位。

大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誉之,其次畏之,其下侮之

语出《道德经》第十七章 ,是老子对为君之道的形象阐释。意为"最好的君主,百姓只是知道他存在;次一等的君主,百姓亲近他、赞誉他;再次一等的君主,百姓害怕他;末等的君主,百姓则蔑视他。"为君之道运用到企业上便是对管理者的要求。让员工畏之如虎或时时歌功颂德的管理者,其实处于相对低层次的管理境界,并不值得提倡。现代管理理念的"去领导化"无疑受到了老子此种思想的影响。

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语出《道德经》第二十二章,意为"自以为有见识的人反而是不辨是非,自以为是的人反而无法获得好名声,自我吹嘘的人不可能建立功业,自高自大的人不能进步。"此种思想对企业的选才用人具有借鉴意义。企业选拔人才时,要避免选择这四种夸夸其谈、徒有其表,实际却刚愎自用、是非混淆、不堪大任的人。与此四种人相反的是,"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而这显然才是企业选贤任能的标准之一。 道法自然

语出《道德经》第二十五章,意为"大道依据自然之性,顺其自然而成其所以然".""在此指的就是自然规律,万事万物都要按照其自身的规律发生、发展,企业也不例外。企业只有找到这种规律,并顺应此种规律而发展,才能如鱼得水,绕过不必要的弯路,省去不必要的麻烦。

不失其所者久

语出老子的《道德经》第三十三章,意为"一个人有精神上的依托才能长久".这是老子的长生观,但他并不主张肉体不死,而是更为看重精神的永存;精神永存便可使一个人实现真正的长生。人生一世,要关注心灵;建立企业,同样要关注企业的灵魂。若将企业视为有机体,那么企业的生命力不仅体现在外在的规模、发展、市场竞争力等,也体现在企业精神、企业文化的优劣上。一个企业能够屹立百年不倒,企业文化的不断传承是重要原因,我国那么多老字号在当代依然具有很强的生命力,与其优秀的企业文化有必然联系。 将欲夺之,必固与之

语出《道德经》第三十六章,是老子对辩证法的阐释,意为"想要夺取,必须暂且给予".

在商业促销活动中,这种策略运用得最为广泛。很多商家为了打出品牌,往往选择免费赠送样品、试用、试吃、打折促销、捆绑销售等方式,吸引消费者的目光,培养消费者的习惯,等消费者在心理上对商品有了依赖性、无法割舍时,也就成了该商品的忠实粉丝,商家由此建立起广泛的客户群体,最终获利。促销活动的暂时让利正是为了获得更大的利润。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

语出《道德经》第四十一章,意为"上等人听说"",努力勤奋、脚踏实地地去做;次等人听说"",偶一为之,并不践行;一般人听说"",心想,这是什么道理,我早就知道了,于是大笑之,行之若素。"对于企业而言,""可以指制度、文化或每一个需要实现的目标,那么,企业管理者要时刻提醒自己:企业制度是在不断完善还是弊端丛生?企业文化是在加紧建设还是成了口号?每一个目标是踏踏实实地在完成还是马马虎虎敷衍?只有具备强大行动力和持之以恒毅力的企业,才能成为行业的佼佼者,成为企业界的"上士". 其未兆也,易谋也。治之乎其未乱慎终若始,则无败事矣。语出《道德经》第四十五章,意为"没有先兆的时候容易进行筹谋;要在事情还没有出现动乱迹象时就进行治理;如果做事始终如一地谨慎,就不会坏事".

这既是老子对决策者的建议和忠告,也是他对决策者提出的高要求。一个企业的决策者,应该具备"未雨绸缪"的能力,通过对市场和商业活动规律的研究和把握,及时发现阻碍企业发展的路障并清理干净,在危机萌芽之时就速战速决,变危机为生机,实现企业的安全着陆。 治大国若烹小鲜

语出《道德经》第六十章,《毛诗故训传》引申为:"烹鱼烦则碎,治民烦则散。"意为"治理大国要像煮小鱼一样,煮小鱼,不能多加搅动,多搅则易烂;治理国家不能朝令夕改,否则会导致民心涣散".

管理大型企业,与"治大国"异曲同工。企业制度朝令夕改,各部门分工混乱,员工无法一心一意投入工作,最终会选择离开,企业就会面临人才流失的危机。企业管理是一门科学为保持企业的正常、健康运行,管理者既不能干预太多,也不能全面放手、不管不问,而如何掌握这个度就需要管理者自己去体悟了。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

语出《道德经》第六十三章,意为"做大事必须从小事开始,困难的事情必须首先从容易的做起".注重过程、注重细节是现代企业的一大趋势,因为现代企业无时无刻都处于激烈的竞争中,所以无一处不需注重细节。在大部分企业提供的服务或商品质量水平相当的情况下,注重细节、贴近心灵的企业必然可以脱颖而出,赢得更多消费者的信赖。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9226ef3ff8b069dc5022aaea998fcc22bdd1435c.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