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李白《登锦城散花楼》原文翻译及赏析

2022-07-25 12:16:1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诗歌鉴赏】李白《登锦城散花楼》原文翻译及赏析》,欢迎阅读!
散花,锦城,李白,赏析,鉴赏

【诗歌鉴赏】李白《登锦城散花楼》原文翻译及赏析

李白《登锦城散花楼》原文 阳光金城头朝光三华大厦。 金窗夹绣户,珠箔悬银钩。

在绿云飞舞的楼梯上,那双极端的眼睛驱散了我的忧虑。 暮雨向三峡,春江绕双流。

今天的访问就像一次为期九天的旅行。 李白《登锦城散花楼》注释

.金城三华大厦:金城是成都的另一个名字,也叫金利;三华楼是隋末蜀王杨修修建的一座锦绣楼。其旧址位于今天成都市的东北角。 2、金窗、绣户:装饰华美的门窗。

3.珠箔(Bó):珠帘。用珍珠装饰的窗帘。银钩:玉制的钩。西尔弗:其中一个是“琼”。

4、飞梯:即高梯,指通往高处的台阶。 5.担忧:一种“担忧”。

6、三峡:指长江三峡。其说不一,今以瞿塘峡、巫峡、西陵峡为三峡,在四川奉节至湖北宜昌之间。

7.双流:县名。它属于成都地区。由于它位于四川省的两条河流之间,所以被命名为双流县。

李白《登锦城散花楼》翻译

红日高照金关城头,彩霞染红三华楼。楼上的窗棂金光闪闪,门上的彩绘像锦缎一样美丽。珍珠做的门帘挂在银色的窗帘钩上,凌云想飞的楼梯在绿树丛中升起。站在楼顶环顾四周,所有的烦恼和怨恨都被冲走了。黄昏的雨飘向三峡,泉水包围了双流市。今天,我来这里爬楼梯,看看它。这就像参观九重天。 李白《登锦城散花楼》赏析

《晋城登三华楼》是唐代李白的一首诗。这是一首五言诗。这首诗是李白最早的诗歌之一。这首诗是诗人李白年轻时访问成都时写的。这首诗以时间为主轴,从晨光到晚雨,


从南部的双流市到东部的三峡,四处传播。生动的形象和优雅的意境表达了爬楼梯的喜悦。整首诗用华丽的文字书写风景,非常适合年轻的李白。

全诗的大意是:在旭日初升霞光映照下,散花楼更显金碧辉煌、富丽堂皇。高梯入云,楼接霄汉,气象雄伟。诗人极目云天,心旷神怡,因而留连忘返。遥看潇潇暮雨飘洒向三峡,俯视春江绕城,景物尽收眼底。散花楼的美景竟然使诗人陶醉了。在此之后,诗人就要东行,前往三峡了。此时登楼竟如在九天云霄之上游玩。

诗人没有描述三华楼的建筑规模、建筑特征、位置和布局,而是通过金窗、绣花户、珍珠箔、,银钩和飞梯。“金色的窗户里夹着刺绣的家庭,珠子和箔上挂着银色的钩子”。这两首诗生动地描绘了第一天金城散花楼的场景。“在绿云飞舞的楼梯上,那双极端的眼睛驱散了我的忧虑”。整首诗只有这两条无限制的法则。如果去掉这两句话,这首诗就相当于一首五言律诗。这两句话在诗歌中非常重要,可以说是“诗意的眼睛”。第一句的意象构成了一幅非常生动的画面,第二句描述了诗人的快乐。这两句话最初显示了李白极度夸张的魅力。最后一句话“比如九天的旅行”是为了表达再次爬楼梯的乐趣。

综观全诗,形象鲜明,意境飘逸,情景真切,开合自然。不仅给人以艺术上的享受,而且给人以思想上的启迪。虽属年少之作,已经显示了李白的诗歌天才,大手笔已见端倪,不是人尽能为之的。当时苏梃就称赞李白有雏凤之态。 李白诗歌全集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92a6864224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aa.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