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诗诗歌鉴赏

2022-09-04 16:13: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咏史诗诗歌鉴赏》,欢迎阅读!
咏史诗,鉴赏,诗歌

诗歌鉴赏——咏史怀古诗专题



.了解咏史怀古诗

怀古咏史诗,主要是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表达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的诗歌。这类作品感情基调一般都比较苍劲悲凉。

.咏史怀古诗的特点

1.咏史怀古诗的形式标志

标题中有古迹、古人名;或在古迹、古人前冠以;或在古迹、古人后加怀古咏怀等。例如《乌江亭》《乌衣巷》《石头城》《隋宫》《金陵怀古》《赤壁怀古》《咏怀古迹》等。

2.咏史怀古诗的结构特点

临古地——思古人——忆古事——抒己志 三.咏史怀古诗常见的的意象

A.登临所见周围景物:春草、垂杨、黄昏、斜阳、流水、杨花、月、烟雾、杜鹃、鹧鸪、寒雨、芦苇、寒鸦等。

B.历史人物:项羽、贾生、诸葛亮、王昭君、秦始皇、西施、屈原、荆轲等。

C.前代的都城:咸阳、长安、金陵(石头城、建康、建邺、南京)、姑苏、洛阳、汴京等。

D.发生过重大事件的地点:骊山、赤壁、新亭、隋堤、马嵬、华清宫、汴河、淮水、台城、西塞山等。 E.历代帝王与名人的故居、陵墓、祠庙:乌衣巷、朱雀桥、湘妃祠、乌江亭、陈琳墓、李白坟、武侯祠等。

F.特定的历史朝代:六朝、吴国、隋代、安史之乱、南唐、后蜀等,意在揭示这一历史时期盛衰的原因,以前朝君主荒淫亡国的史实警戒当时的君主。

G.其他:吴钩、《后庭花》(玉树)等。 咏史怀古诗的意境:或雄浑壮阔、或含蓄沉郁

.咏史怀古诗的情感

1、面对古人或古人的功业,抒发时光不再,年华易老,而自己功业无成的感慨(抒发建功立业的渴望),或表达壮志难酬或怀才不遇的无奈心情。

2、感慨国运衰微、盛衰无常、昔盛今衰、物是人非,喟叹古今朝代兴亡变化。

3、借古讽今,揭露统治者昏庸腐朽、奢侈淫逸,警告统治者吸取历史教训,不要重蹈历史的覆辙。 4、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思考,独抒机杼,表达自己对历史事实的独特观点,归纳历史规律等,启迪世人。



.常用的技巧手法

的结合:用典,双关;

咏史言志的结合:借古讽今(借古讽今、借古伤今、吊古伤今),借景抒情; 的结合:虚实结合,对比,反衬。

. 鉴赏咏史怀古诗三步曲

1、所描写的古人、往事是怎样的(弄清史实、典故)

2、为什么要写这个古人这段往事 ?其中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态度(体悟意图、领悟感情) 3、这种态度运用什么方法表达 (分析技巧手法) 弄清史实 体悟感情 分析技巧

举例: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注】①一水:亦作二水

(1)分别概括这首诗颔联和颈联的内容,并说说其中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慨。(4)

(2)“总为浮云能蔽日一句用了何种修辞手法?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6分) 【解题步骤】

1.了解诗人笔下的古人、古事、古迹是怎样的? (作者"怀"什么"")

2.把握诗人态度,归结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作者在怀古中的态度、感情) 3 运用什么手法来表现?(特别要注意分析典故)



1


【答案】(1)颔联写六朝古都的历史遗迹,颈联写金陵美丽的自然风物(怀什么古);寄寓人事沧桑、自然永恒以及六朝兴废的感慨。(作者在怀古中的态度、感情)

2)比喻。①忧君王为奸邪所蒙蔽,忧奸邪为非作歹;②忧贤者包括自己不得任用,忧国忧君忧民。

七、考题链接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07年湖北卷)

华清宫 吴融

四郊飞雪暗云端,惟此宫中落便干。 绿树碧檐相掩映,无人知道外边寒。

过华清宫 李约

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 玉辇升天人已尽,故宫惟有树长生。

1)两首诗描写了不同时期的华清宫,请指出二者主要运用了哪种相同的表现手法,并作简要说明。4分)

2)两首诗各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4分)

八、实战演练

1、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台城 [韦庄]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注释】韦庄(836——910),晚唐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人。 1)这是一首凭吊六朝古迹的诗。诗人为什么说台城柳”“无情

2)有人说诗人在凭吊古迹时流露出浓重的对时事的感伤情绪,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为什么?

2.对比阅读: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越中览古 李白

越王勾践破吴归,将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苏台览古 李白

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

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

1)请从两个方面谈谈这两首诗共同的特点? 2)请谈谈这两首诗艺术手法的主要不同之处?



咏史怀古诗 参考答案

七、(1)两首诗都应用了对比(或对照、映衬)手法(2分)‚第一首宫内宫外(或空间)对比:宫外飞雪阴云,分外寒冷;宫内绿树成阴,温暖如春。(1分)第二首今昔(或时间)对比:昔日霓裳羽衣,歌舞升平;今朝杂树丛生,宫殿荒凉。(1分)

2)第一首诗通过写景状物,鞭挞无视人民疾苦、沉湎于享乐的统治者。(2分)第二首诗通过咏史抒怀,讽刺统治者荒淫误国,感叹王朝的兴衰。(2分)

八实战演练、

1、①因为虽然六朝的繁华已如梦远逝,而台城柳却依旧逢春即枝繁叶茂,不管人世沧桑、人间兴亡,总是给人以欣欣向荣之感,以它的繁荣茂盛和台城的荒凉破败,以它的终古如斯和六朝繁华如梦转瞬即逝作鲜明对比,因此诗人说它“无情”。(答出“六朝如梦鸟空啼”,而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这种物是人非的对比关系,表述流畅连即可。)

②同意。因为诗人身处晚唐,此时的唐王朝全面走向衰落,昔日的繁华已荡然无存,如梦一场,取而代之的是兵荒马乱民不聊生。诗人凭吊台城古迹,回顾六朝旧事,今之视昔如来者视今,六朝的先盛后衰的命运使诗人联想到唐王朝,怀古伤今。(答出诗人怀古伤今的晚唐情结,表述流畅连贯即可。)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9309c68f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0e76e47.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