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华应龙——数学之外他给了学生更大的世界

2022-12-26 10:32:2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读华应龙——数学之外他给了学生更大的世界》,欢迎阅读!
之外,数学,学生,世界,华应龙

除了数学,我还能给学生带来些什么? 第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道德经》中的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论语》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达而达人,《孟子》中的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尽信书,则不如无书,王阳明的知而不行,只是未知”“人生大病,只是一傲字”……这些都是我喜欢和学生分享的。 第二,人生的规则

在教学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时,我从头到尾都在讲失败和成功只相差一点点;在学生纠结于若两边之和等于第三边,能不能围成三角形时,我对学生们说:学习数学时请不要相信你的眼睛。

在教学游戏公平时,我不动声色地向学生渗透孝敬父母的道理,旗帜鲜明地揭示一切皆有可能

在教学抢数游戏时,我一语道破:我们没法改变别人,只有改变自己。 在教学正方体表面涂色问题时,我顺手一投枪位置不同,角色就不一样。 读华应龙——数学之外,他给了学生更大的世界 第三,哲学故事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很重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因此,我会在数学课上给学生讲大哲学家维特根斯坦的故事,讲他因为总能发现问题,所以才会超越罗素。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很重视培养学生的猜想能力,因此,我给学生上了一节我有一个猜想数学课。课上,我和学生分享了亚里士多德的猜想女人的牙齿比男人

第四,科学文化

科学文化是在科学创造的过程中形成的文化,是人们在开展科学研究时所秉承的共同信念和思维方式。

我讲圆的认识一课时,借助认识圆的过程,和学生分享认识新事物时需要回答的五个问题: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为何这么做”“一定要这样做吗

这五个问题让学生体验到了研究的乐趣。我告诉学生问号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接着又出示了爱因斯坦的图片和话语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才能,不过喜欢寻根刨底地追究问题罢了。

读华应龙——数学之外,他给了学生更大的世界

指尖上的数学一课,在让学生创造性地记录下数手指的过程后,我组织学生交流、欣赏各不相同的记录方法,引导学生发现规律。

当学生不得要领时,我说:有一个成语叫管中窥豹,可见一斑,意思是从竹管的小孔里看豹,虽然只能看到豹身上的一块斑纹,但可以从观察到的部分推测到全貌。 现在你们就看着一指上的数,你们能总结出什么规律?”……

我的数学课堂上,还有电影片段、成语故事、神话传说、民间俗语、神奇魔术……


2014年,一节课后,一个男生问我:华老师,如果您的头脑容量是100%,请问数学占多大比例?多好的问题呀!我们成年人是问不出这样的好问题的。

我微笑着回答:我头脑中的东西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数学,另一部分是为了数学

好课恰似初恋般美好 对于华应龙来说 对美丽课堂的执着 正是他在心口难开的事 和知识的约会、与教育的邂逅 华应龙的成长秘诀

离不开他对上好一堂课的专注—— 好课恰似初恋般美好

读华应龙——数学之外,他给了学生更大的世界

曾经,在江苏南京,我执教了一节课《表面涂色的正方体》。由于时间紧,和存在近乡情更的心理,上完课我没能问、不敢问大家的感受和评价。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是的,没揭示其中的规律,这是我有意为之,思考有三:

一是学生缺乏规律揭示的认知基础。因为这些内容在苏教版数学教材六年级上册,我借五年级学生来上课,学生还没有学表面积、体积等知识,如果课上硬要揭示规律,学生缺少相应的知识基础,会显得有些勉为其难。

二是学生把玩几何形体的机会不够多。我认为几何是和想象力玩耍的玩具,课上学生还没有玩起来,还没有玩够,教师匆匆忙忙揭示规律,这就像一个小孩子尚未长大,你就要他承担大人的角色,那太操之过急了。这节课可以玩的元素有很多。教师用教材教儿童时,完全可以、也十分应该对教学内容做二度开发。这是因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三是我认为创新教学要留下让人回味的东西,好课恰似初恋般美好。 读华应龙——数学之外,他给了学生更大的世界 一节好课,其实就是设计一场学生和知识的美丽邂逅

好课恰似初恋般美好,这是2011年记者采访我时,我曾经表达过的一个观点。现在,我把它展开来讲,与朋友们分享。

初恋是最浪漫的,英国著名哲学家怀特海先生认为,人的智力发展由浪漫、精确、综合三个阶段构成,分别对应小学、中学和大学。那么,我们的小学教育是否应该追求浪漫呢? 初恋是场美丽的邂逅,一节好课其实就是设计一场学生和知识的美丽邂逅。有了这场美丽的邂逅,学生就会特别盼望着与知识的第二次约会”“第三次约会”……日日思君不见君。

人生最珍贵的东西是什么?哲人说,是未得到已失去。那么,我们教学中为什么企求学生早早地就轻易得到知识呢?难道作为红娘的我们,喜欢设计第一次相遇就走完恋爱全程的悲剧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93c0a5d2a8ea998fcc22bcd126fff705cd175c5c.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