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语言学研究发展的特点

2022-12-09 15:21: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中国社会语言学研究发展的特点》,欢迎阅读!
语言学,中国,特点,社会,研究

中国社会语言学研究发展的特点

一、研究机构实体化

我国教育部相继成立三个研究中心,标志着中国的社会语言学研究迈入了新的发展阶段。这三个研究中心都是实体化研究中心,都拥有自己的一整套管理和研究队伍。研究中心的在编成员不仅开展自己的研究项目,还承担教育部相关研究项目立项审核的任务。

二、研究方向宏观化

目前,中国社会语言学研究仍然处于转型期。2005年之前的中国社会语言学大都集中于一些微观语言现象的研究,学科正在沿青年化、实用化的趋势不断发展,同时更加重视语言变异和变化的研究,尤其是在言语社区理论以及城市语言调查两个方面做出了贡献。三个研究中心相继成立以后,社会语言学研究在进行深入微观研究的同时,更加关注语言政策、语言规划和语言教育的研究。三者各有侧重,海外华语研究中心的主要任务是对海外华语语言进行全面监测与研究,全面反映海外华语的语言使用情况,向国家有关部门提供咨询,为制定标准和规范提供依据和参考。中国语言战略研究中心主要从事语言政策、语言规划的理论研究,以及语言国情的对策性研究和中国的国际语言战略等方面的研究,提出应对国内外重要语言问题的科学预案,使之成为政府部门制定国家的宏观语言战略以及语言行动计划


时的参考和依据。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则主要从事我国外语战略研究和外语教育政策、外语规划的理论研究,以及外语教育的对策性研究。

三、研究方法进一步科学

中国的社会语言学者通过系统观察、严格控制的实验方法,以及定量分析等方法取得了很多实证性研究成果,体现了方法论上的科学性。另一方面,中国的社会语言学研究充分结合我国的语言生活实际,采取开放的思维方式,结合语言的变异和变化的具体事实探索语言发展的一般规律。

因其研究对象的具体生动、研究方法的科学实证,社会语言学研究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这时,初学者对社会语言学概论书籍的需求很大。Janet Holmes 所著《社会语言学导论》的引进无疑是雪中送炭的事情,有志于研究社会语言学的学习者可以从中获得很多基本知识,并借鉴其中的实例,学习具体的研究方法。

Janet Holmes所著的《社会语言学导论》迄今为止已经出版了三版,出版时间分别为1992年、2001年和2008年。本书是第三版,是作者不断采纳读者反馈的有益建议,集十多年研究之大成的著作。和之前的两版相比,本书除了更新参考文献的推荐阅读目录之外,增加了很多新的例子,引入了一些新的社会语言学概念,拓展了一些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94967e6e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aecaaba.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