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中“琴”的意象

2022-07-21 16:18: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古诗词中“琴”的意象》,欢迎阅读!
古诗词,意象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古诗词中的意象

作者:吴春秋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2010年第01

琴又称瑶琴、玉琴、古琴、七弦琴。相传伏羲氏伐桐创瑶琴,起初为五弦,分别代表金、木、水、火、土”,后来周文王加上了代表天、地的两根弦,形成了现在的七弦琴。琴由于和雅正、至纯至清而成为文人们钟情的对象,“君子之近琴瑟,以仪节也。中国文人非常重视全面的艺术修养,“琴棋书剑或者琴棋书画”,“始终列为首位。人们平常说的”,不仅是针对艺术修养,还往往被提升到人的道德、文化修养层次。琴与文人结下了不解之缘,文人们也将它融入诗中传情达意。

夫妇情笃和谐的象征 古人常以琴瑟合奏,两者的声音和谐悠扬。因此它常寄寓着美好的爱情。琴瑟在御,莫不静好。《诗·郑风·女曰鸡鸣》,“妻子好合,如鼓琴瑟。《诗 小雅·棣》,“窈窕淑女,琴瑟友之。《诗·周南·关雎》。后来就以琴瑟和同、琴瑟和好、琴瑟相调、琴瑟和鸣比喻夫妻不离不弃、相谐相和。翰林无双鸟,剑水不分龙。谐和类琴瑟,坚固同胶漆。”(唐代 魏氏《赠外》)如胶似漆,可见他们爱情深挚。可惜不是想往琴瑟和鸣的夫妻都能和鸣一生,所以,古代才有了断弦一说。唐代大诗人李商隐因为陷入党争而倍受排挤,一生都在潦倒中度过的。他的妻子王氏清贫自守,默默地承受了很多苦楚,为了功名与生计,李商隐多年里一直寄人篱下做些小官,在外久久飘零。数年间夫妻短短相聚又匆匆离别,人生的艰辛痛苦,唯有两心相知。各种惆怅难言的情绪纠结于心,诗人写下了让无数文人猜测不已的《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那刻骨铭心的情爱尽在琴声里。

兄弟朋友情谊的见证 琴还被赋予了高洁的意义,通过琴和琴道交往成了古人对理想的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寻求之道。俞伯牙遇钟子期,有了高山流水觅知音的佳话。我有嘉宾,鼓瑟鼓琴。”(《诗经·小雅·鹿鸣》)朋友相见,情深意厚。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陈子昂《春夜别友人试》)好友即将远行,“离堂把臂,琴瑟之分离,离情缠绵,令人感慨欷歔,友情真挚,令人击节赞叹。李白与友人的情谊更是超凡脱俗,“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山中与幽人对酌》)话说得直率,情表达得酣畅。既然是朋友,当然要遥寄相思。何当一入幌,为拂绿琴埃。”(李益《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诗人闻风起思,什么时候故人能够如风来似的掀帘进屋,我当重理丝弦,一奏绿琴,以慰知音,那有多么好啊!有时诗人也有知音难觅的悲怆:“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岳飞《小重山》)诗人想收复旧山河,却遇到朝廷上下偏安一隅,不思进取,怎能没有英雄独弛荒野的孤寂与悲慨?

才子佳人知音的媒介 琴也成为男女之间爱情的缘牵”,南朝宋时女诗人鲍令晖有诗叙说她爱的人曾送她一张琴,他们之间或许也因此发生过曲折而生动的情事:客从远方来,赠我漆鸣琴。木有相思文,弦有离别音。终身执此调,岁寒不改心。愿做阳春曲,宫商长相寻。——鲍令晖,《拟客从远方来》汉赋大家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爱情故事可说是琴为媒里最著名的一段了。司马相如以琴代言,奏了一首《凤求凰》,卓文君久慕司马相如之才,遂躲在帘后偷听,一个冰雪聪明的女子,如何听不出相如琴中求偶之意。两个人由此互相爱慕、情意暗通,并私奔回到司马相如的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94dcf280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fa.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