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

2023-03-27 20:05: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欢迎阅读!
儿童教育,心理学,小学

小学儿童教育理学



小学儿童教育理学



1~~~~4

一、名词解释(30分,每个3)

1.观察法:观察法又叫自然观察法,它是在自然条件下,对心理现象和行为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地考察、记录和分析的一种方法。 2.实验法是一种控制影响实验结果的无关因素,系统的探讨某些实验条件、观测与实验条件相关现象的变化,从而确定条件与现象之间因果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

4.意义记忆:意义记忆是充分了解记忆内容的含义情况下进行的一种记忆活动。

7、意义学习:P728、陈述性知识:P84 9、原理学习:P9510、迁移:P100 二、简答

1、简述行动研究的特点P19

2.简述小学儿童情绪、情感发展的特点。

答: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态度的体验及相应行为的反应,它们是以个体的愿望和需要为中介的心理活动。情绪和情感是个体适应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方式,它们会随着个体的成长而不断发展。小学阶段,儿童情绪和情感的发展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情绪的调节控制能力增强,冲动性减弱。(2)情绪、情感的内容不断丰富,社会性成分不断增加。(3)高级情感进一步发展。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社会生活的拓展,小学生的社会性需要越来越丰富,这


促进了高级情感的发展。儿童的高级情感包括道德感、理智感、意志感和美感。

3、简述小学期间同伴团体对儿童的影响 4、小学生学习的类型有哪些?P63

5、简述加涅的学习与记忆的信息加工模型。P86 6、知识迁移与应用的关系如何?

(1)区别:知识迁移指一种情境中获得的知识对另一种情境中知识的获得或形成产生的影响,包括正负迁移和顺向逆向迁移。知识应用是依据已有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它与知识理解、知识巩固共同构成掌握知识的全过程,是知识掌握、原理学习中必不可少的阶段,是检验知识理解和巩固情况的重要途径,也是加深理解和巩固,使知识系统化的重要方法。

(2)联系:存在密切联系。一方面知识的应用可以促进迁移的发生及加强效果,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应用是知识迁移的有效途径。另一方面,知识应用过程中都存在知识迁移,知识迁移是保证知识应用成功的重要途径。但知识应用并不等于知识迁移的全部,知识的应用主要是一种顺向的正迁移过程。

三、论述题:

1、根据小学儿童的个体差异,简述“因材施教”的必要性。 答:了解与鉴别个体差异是教师“因材施教”的前提。小学儿童的个体差异主要表现为:

(1)认知差异。包括:

C.认知风格差异。具有不同认知风格的`学生在学习上表现出不同的特点,不同的认知特点和不同的学习特点要求不同的教学方式与之相适应。比如,教师有必要在帮助冲动型学生在发挥优势的同时,提高学习和解决问题的精确性。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974f83379b8fcc22bcd126fff705cc1754275f1b.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