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部审)版高中唐诗宋词选读《格高韵远”的北宋词(二) 横塘路(凌波不过横塘路)》精品教案_3

2022-07-30 18:11: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苏教(部审)版高中唐诗宋词选读《格高韵远”的北宋词(二) 横塘路(凌波不过横塘路)》精品教案_3》,欢迎阅读!
宋词,高韵,选读,凌波,唐诗

《横塘路》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鉴赏虚实结合、情景交融的意境,了解词中采用的艺术手法,赏析词中的名句。 2、体会本词表现出来的真挚、热烈而执著的情感。 3、引导学生正确面对错过,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

鉴赏虚实结合、情景交融的意境,了解词中采用的艺术手法,赏析词中的名句。 教学难点:

体会本词表现出来的真挚、热烈而执著的情感。引导学生正确面对错过。 教学设想:

通过多次朗读和探讨,鉴赏词中虚实结合、情景交融的意境,并体会作者真挚、热烈而执著的情感。引导学生正确面对错过,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大观三年(1109),贺铸辞官返苏州定居,时年57岁。在苏州盘门之南十余里。有一处佳景,名曰横塘。一个春末夏初的早晨,贺铸乘小舟到横塘野游。当时阴雨蒙蒙。梅子黄熟,只见茫茫雨雾中,萋萋春草翠绿一片,微风拂过,柳絮翻飞。忽然。暗淡的雨雾中,出现了一抹鲜亮的红色:一位楚楚动人、美丽可爱的姑娘.朝他这个方向轻移莲步,娉婷婀娜而来。正想一睹芳容,却不料那个女子忽一转弯。飘然而去,消失在蒙蒙细雨之中。贺铸只能眼睁睁地目送她远去,心中那份爱慕艳羡实在按撩不住.于是,贺铸提起笔,一首清丽哀怨的《青玉案》(又名《横塘路》)诞生了,记载下他这段刻骨铭心的艳遇和“错过” 二、作者简介 三、学习本词

(一)初读,读准字音。

(二)二读,理解大意,整体认知

请大家朗诵词及注解,注意完成两项任务: 1 标出引用典故化用诗词的注解。 2、用自己的语言描摹词的内容。 (三)三读,赏析

1、上片中既有实写,也有虚写,请说明哪些句子是实写,哪些句子是虚写?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是实写。 “锦瑟年华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是虚写。 2“但”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留恋、遗憾之情。

3、设想美人的句子,表现了美人怎样的处境?最能表现这种处境的句子是哪句? ——寂寞、美好年华虚度(迟暮)“只有春知处”除了每年一度的春天能够探看一次,再也没有人知道了,写出女子所居处的幽深、寂寞。 4“试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一句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1)词人用了三个比喻,即博喻。

1




2)抒发了词人因思慕而引起的无限愁思。

3)虚景实写。生动的将抽象的、难以捉摸的愁情转化为具体可感的事物(烟草、风絮、 雨),写出了愁之多,愁之广.

这三种景致并非孤立,而是复合在同一画面上,天地迷茫,色调灰暗,恰好与身处其间的失意人心境相符,词人借景抒情,亦情亦景。

连用三个比喻,即博喻,可以更强烈的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的本质特征。 (四)四读,深入探讨

1、我们能感受到词中满溢的的愁情,那么愁的内涵是什么呢?又是怎样表达的?(结合背景、作者经历)

——还记得前文提到的“怀才不遇”的那个贺铸吗? 关键词:锦瑟、春知处、断肠、闲情

上片写路遇佳人而不知所往的怅惘情景,也含蓄地流露其沉沦下僚、怀才不遇的感慨;下片写因思慕而引起的无限愁思,表现了幽居寂寞积郁难抒之情绪。全词虚写相思之情,实抒郁郁不得志的“闲情”

(引用“锦瑟”似乎有对亡妻追忆的成分,与自己擦肩而过的佳人勾起了作者对昔日美好时光的回忆。

那么,这复杂的“闲情”的内涵便也明了了。 2、贺铸错过了那位一面之缘的“凌波”,引来了万千闲愁。而人生中有多少错过呀!你们有错过吗?你中如何面对错过的呢? (学生讨论)

教师小结:而人生中有多少错过呀!错过是人生不可或缺的宝贵经历,但我们又怎甘愿美好的人和事从身边匆匆离开?——错过了梦想的大学,错过了刻骨的爱恋,错过了美好的姻缘,错过了心仪的岗位,错过了职位的升迁。如果你不能像贺铸一样,留下美好的诗词,你就不要再让这个“错过”影响你的现在和未来了。因为现在总比过去重要,丢掉了现在,也丢掉了未来。昨夜的星辰已经坠落,错过了昨夜星辰,就不要再错过今夜星辰。用心灵之手,拂去岁月的尘封吧,让生命露出灿烂的微笑。 四、课堂小结 此词的艺术手法 1、虚实结合 2、博喻

五、布置作业 六、板书设计

横塘路 贺铸



凌波

实写 横塘路 错过 芳尘

锦瑟 烟草

虚写 月桥花院 闲情 风絮 博喻 琐窗朱户 梅雨

2




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基本达成的,学生能在教师的引导下读懂全词,并能归纳出本词的艺术手法,并能基本理解作者的思想感 情。

本课在课堂实施过程中,教师有几点表现不足:首先在教学设计中应是让学生多读,从中体现意境,从而体会作者的“闲愁”;其次,由于学习没有“闲愁”的经历,在突破本课“错过”的重点和难点时,学生没有配合,教师只能唱“独角戏”

以后的教学过程中,仍然要加强对学生的朗读的培养,以多读来体会意境,进而体会情感。



3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982a5bd5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2c4b59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