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实务——案例分析

2022-04-14 00:42: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财务管理实务——案例分析》,欢迎阅读!
案例分析,财务管理,实务

案例二:

财务管理环境案例

——飞龙稀铝后期项目叫停

在一期工程于200310月正式投产后,飞龙发展集团包头稀土铝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飞龙稀铝)的大多数项目却因为资金链的收紧而暂时停止运作。这个工程的主人是李远征,曾被《福布斯》评为中国首富的飞龙发展集团董事长。仅仅用了两年半时间,李远征就把电解铝业树立为飞龙发展集团的第二主业但现在他被迫减缓了他在这个领域内急速前进的脚步。

在飞龙稀铝工业园区中央的电解铝厂主厂房附属车间内,正在生产着一块块形状较扁的铝锭。这种因为形状颇似乌龟壳而被当地工人戏称为乌龟铝的铝锭曾经凝聚了飞龙发展集团的财富梦想。但目前,飞龙稀铝就算开足了马力,每天大约也就只能生产220乌龟铝全年的总产量只有8万吨,这个数字仅仅相当于飞龙发展集团在包头原计划生产规模的1/12 原定于去年底点火投产的一期25万吨电解铝工程1#2#电解车间东段电解槽尚未完全安装,原定于20044月投产的二期工程更像是一个空壳,除了厂房盖好了之外,作为电解铝生产线心脏部分的电解槽却仍然没有到位。

除此之外,由于电解铝行业耗电量极大,电费占去电解铝成本的30%~40%.电价每上涨一分钱,生产100万吨电解铝就要减少利润1.5亿元,为解决电解铝生产用电问题,飞龙稀铝曾经计划建设自备电厂。电厂工程共分四期,20035月开始建设一期30万千瓦装机容量的火力发电厂,2008年装机容量达到270万千瓦。但是原定于去年底点火发电的35千瓦自备火电厂的建设周期也一拖再拖,到现在为止都没有如期发电。现在,整个飞龙发展包头稀土铝业工业园区正式投产的,仅仅是一期电解铝生产线为年产量25万吨工程的小半部分,而这部分生产线的电源来源于30公里以外的华北电网乌拉山电厂。

在工业园区里,众多施工队伍尚未搬出,四间长达800米、南北走向的巨型车问并列排开,一座大型火电厂处于电解车间西边几百米外,两座巨型烟囱刚刚封顶,俯瞰着身边密如蜘蛛网的电线和变电装置。一眼就可以看出来,这是一个尚在建设之中的园区。但是,一些来不及建起来的工程也许失去了建起来的机会。就在20046月,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会长康义表示,在政府宏观调控政策和市场调节的双重作用下,中国电解铝行业的过度投资势头已经得到基本控制,飞龙发展集团包头稀土铝业有限公司已经决定将电解铝的设计生产规模l00万吨压到50万吨。

但在数月前,飞龙稀铝还为包头市上下所津津乐道。3个月前,内蒙古自治区政府组织某中央和自治区新闻单位对国家稀土高新区招商进行了几次集中报道,飞龙稀铝就是其中一个宣传重点。飞龙发展集团和包头市对飞龙稀铝的态度为何发生了转变?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飞龙稀铝人士说:主要是飞龙稀铝项目在近期对电解铝等过热行业的宏观调控中受到了伤害。据这位人士透露,飞龙稀铝的后三期项目已经被叫停。 一个原因是飞龙稀铝动工至今尚未拿到国家发改委的批文。根据目前的投资审批体制,投资3 000万元以上的项目需要国家审批,飞龙稀铝项目截至2003年底就已经投进去20亿元,远远超过了这个数字。另一个原因是飞龙稀铝项目很难再获得贷款。国家对贸然上马的民营资本投资重工业项目普遍紧缩银根,这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导致了飞龙稀铝的融资进程受阻。有相关人士透露,飞龙发展集团在飞龙稀铝项目上的第一期投资就达到37亿元之多,而计划总投资为l50亿元。现在飞龙发展集团已经自筹了20亿元,银行原本要提供l7亿元的贷款,但现在连这17亿元都很难贷到了。

其实危机埋伏在更早的时候。2003924日,国家环保总局公开曝光10起典型环境违法案件,飞龙发展集团的飞龙稀铝项目赫然列在其中。业内人士认为,为了该项目能尽快落地,包头市和飞龙发展集团当时显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以至于轻易就绕过了这道程序。


从飞龙稀铝项目的建设速度不难看出当时双方的急切心情。主管招商的包头高新区管委会稀土产业办公室的人员回忆,飞龙发展集团从洽谈、签约到开工建设仅用了40天时间,从开工建设到第一期工程建成投产只用了l年时间。熟悉有色金属行业投资规律的一位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分析师认为,向电解铝这样污染比较大的重工业项目,在建设之前不做环保评测肯定通不过,但按照目前中国的规定,从获得国家环保总局批文到通过环保评测少则23月,多则1年以上,周期显然太长。飞龙稀铝这种在确定地点后40天就开工建设的项目,要完成环保评测不大可能。显然,飞龙稀铝项目过分追求速度造成的后果是各方始料不及的。 事实上,这个庞大的项目曾经被各方寄予厚望,这也是它得以快速实施的原因。飞龙稀铝是飞龙发展集团200210月在包头市稀土高新技术开发区独自成立

的,注册资本为人民币3亿元,计划在20022008年期问分四步建设并运营,一期工程计划投资25亿元?达到年产l00万吨原铝能力。对李远征与飞龙发展集团来说,这不仅是他们开辟第二主业的主战场,还是打通飞龙发展集团电一铝一饲料产业链的中枢神经所在。当初李远征之所以将电解铝项目定在包头。主要是看重包头附近的煤和稀土,煤可以用来发电,稀土可以用来提高电解铝的纯度。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有利因素就是当地产玉米,玉米正是生产赖氨酸的主要原料,以供飞龙发展集团支持饲料主业之用。电解铝和赖氨酸的对接点是电力:自备电厂可以向电解铝生产项目供电,使电解铝的生产成本大大降低;电厂发电所产生的蒸气也将满足赖氨酸生产的需要。由此可见,将赖氨酸项目和铝项目通过火电有机结合,培育低成本竞争力,打造铝电一体化产业链,是李远征的主要目的。 兴业证券的一分析师认为,受到中国高速成长预期和国际铝价上涨的刺激,许多企业近年纷纷投资铝业,虽然国家发改委多次发文,要求制止电解铝行业的重复建设,但投资热潮仍然难以退去,铝业的竞争日趋白热化。有统计数据称,到2010年中国铝业将吸纳近1 100亿元资金。而包头市则把这看作是绝佳的发展经济的机会。有政府官员乐观的预计,飞龙稀铝完全建成后销售收入将达到包头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3倍。要知道,包钢的产值现在占了包头市工业总产值的13在一本宣传材料上,飞龙稀铝项目被称作内蒙古自治区50年来整体被引进建设的最大项目钢铁之城稀土之城之后,包头市政府要借此将包头打造成草原铝都。但如今这一切似乎都成了一厢情愿的美好愿望。

除了程序和贷款方面的问题,飞龙发展集团还碰上了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对氧化铝的垄断,而当飞龙发展集团试图改变这一局面的时候,他的尝试也遭到挫折。在铝产业里,从上游至下游的生产链条如下:铝矿开采一氧化铝一电解铝一各种铝制品。从制铝工业的流程上来看,必须先从铝土矿中提取氧化铝,才能将氧化铝经电解铝得到金属铝。所以氧化铝行业是最关键的,得氧化铝者得天下,这已经成为电解铝行业中的一句行话。

由于中国电解铝产能飞速增长,氧化铝的需求也随之剧增,这自然引起了价格的疯涨。到2003年底,国产氧化铝的价格达到每吨3 700元,于2002年底的每吨1 830元相比,涨幅高达l02%进口氧化铝的价格上涨的更是惊人,2003年初每吨2 500元升到2003底每吨4 800元。氧化铝在铝产业链中成为暴利的代名词。但现实情况是,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惟一的氧化铝生产商,氧化铝在中国的生产由中国铝业股份公司控制。进口则有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五矿集团公司双双控制。飞龙稀铝一期年产量8万吨项目所需得氧化铝正是每天从中国五矿的天津码头购得。为了突破这一致命的瓶颈,解决氧化铝的供应,20036月,飞龙发展集团使出大动作与河南黄河铝电集团、美国杰德金属公司、先锋全球投资有限公司等签署合资合同,在河南三门峡渑池投入45亿元人民币建设一个年105万吨的氧化铝项目,其中飞龙发展集团占有51%股权。很显然,李远征花费巨资建设氧化铝项目的目的就是借氧化铝来打通东方集团的铝业产业链,降低电解铝的生产成本。但实际上,就在飞龙稀铝陷入低潮之前,三门峡渑池氧化铝项目这个来自产业链最上游的环节也断裂了。三门峡渑池氧化铝项目一直处于搁浅的状态之中,据黄河铝电集团办公室的人


士透露,至今飞龙发展集团在三门峡项目上只投资了几千万元,设计图还没到位。有关传媒报道,飞龙发展集团在三门峡渑池的氧化铝项目不能按期投资的原因是触了国家禁区远征在铝业产业链上游的突进很快引起垄断者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反应。据说飞龙发展集团也曾经打算安抚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给其三门峡项目30%的股权,但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试取得控制权,于是双方没有谈成。 三门峡渑池氧化铝项目的搁浅,导致李远征腹背受敌。包头的飞龙稀铝电解铝生产将长期受制于人,原来盘算得好好的一揽子产业链计划被切断。

国家发改委工业司冶金处一位负责人在谈到对飞龙稀铝的评价时说,飞龙发展集团造铝略遭受的重大挫折,突现了中国民营企业进行重型化转型的艰难。他认为,李远征在2年前打造的氧化铝一电能一氨基酸一饲料一揽子方案也许到了认真反思是否可行的时候。 2001年,李远征曾对媒体表示,国家应该包容与鼓励有挑战精神的民营企业家去尝试。他指的是进入汽车领域时碰到许多限制的李书福。没想到2年后,李远征也遇到了与李书福类似的情境。

事情发展下去,是维持现状还是等待被中铝诏安”?也许这都不是李远征所要的答案。当然飞龙发展集团一场深刻的自我调整将在所难免,对待飞龙稀铝,李远征要么暂时收敛宏图,保存实力,要么重新安排融资方式。有知情人士透露,李远征正在与一家对外投资能力在30亿元必上的国内投资机构紧密接触,据说到2004年年底,一项名为能源资源产业基金资金将打入飞龙发展集团的银行账号。但这家投资机构是否与飞龙发展集团合作,目前还没有定下来。

思考与讨论的问题

(1)分析飞龙稀铝后期项目叫停的主要原因。 (2)飞龙稀铝项目在上马之初,存在哪些危机?

(3)总结飞龙稀铝项目所涉及的理财环境,哪些是有利的,哪些是不利的?

(4)国家的投资管理体制对电解铝项目和氧化铝项目有哪些限制?这一点飞龙集团是如何考虑的?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985944f7487302768e9951e79b89680202d86bf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