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故事(303):过年(上集)

2022-03-30 09:53:3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上海故事(303):过年(上集)》,欢迎阅读!
上集,上海,过年,故事,303

上海故事(303:过年(上集)



春节是中华民族一年当中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它意味着阖家团圆春节前到处都洋溢着欢乐的笑声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年味

本周故事│过年(上)首播时间:121日(周六)中午11:30重播时间:122日(周日)下午13:00播出频道:新闻综合频道

节目预告片抢先看:内容介绍农历正月初一春节是中国传统佳节中最隆重的一个节日,说起春节过年,大家都会有特别快乐和美好的回忆。春节过年是从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开始进入年关的,俗称小年,按照习俗,这一天每家每户都要祭灶神,希望灶神能“上天言好话,下界保平安”。▲ 祭灶神 祭祖过年前还有一项重要的任务是“掸尘”,就是打扫卫生,朱雅虹至今还记得当年家里五姐妹打扫房间的场景。▲ 掸尘说到过年,人们自然会说到吃,特别是大年三十的年夜饭,为了这顿丰盛的年夜饭,家家户户都在忙忙碌碌准备年货,许素珍不会忘记当年凌晨起来排队买菜的情景。做汤团、切笋干、做蛋饺„„,年货备好了要进行加工,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年味,而对小朋友来说最开心的是能拿到一套精美的年历片和春节能穿上新衣服。

包汤团▲ 切笋干▲ 做蛋饺▲ 晒鳗鲞▲ 汆龙虾片编导


札记│辞旧岁本期编导:郝晓霞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记得小时候,妈妈说要学会一首古诗,在过年的时候背给大人听,大人们就觉得你长大了。小时候,“长大”对我来说是件迫不及待的事,于是我每天摇头晃脑地背着这首诗,以至于现在只要提到过年,脑海中就会不由地想起这首诗。等自己真的长大了,过年除了给长辈拜年,就变成了七天假期,总觉得不再有小时候的期待,反而越来越怀念小时候的过年,但今年的过年与往年不同。

今年从策划这个选题开始,我就开始过年了,每天听着怎么做猪油汤团、做腊肠、做八宝饭,我就会不由地按着大家的回忆,寻找年味,而随着拍摄的进行,年关将近,在采访嘉宾时,更让我感受到浓浓的年味。▲ 八宝饭顾友文是土生土长的南汇人,与爱人潘惠华青梅竹马,他们的过年习俗可以代表上海本地的过年。拍摄前,他们特意提早去南京路置办年货,与我们一起提前过年。在拍摄当天,他们还准备了一桌丰盛的大餐,让我们提前感受了年夜饭的氛围。刘巽明和庄幼娟是宁波人,他们家做的汤团精致又香甜,过年时必定会与邻居的本地汤团“碗对碗”。而更让庄幼娟记忆深刻的是小时候每年过年妈妈都会给她做新衣服、新鞋子。在采访刘巽明老先生时,刘老师说:我们今天提早过年,我准备了宁波汤团给你们吃,这是以前过年走亲戚时,我们宁波人


必定会准备的点心。过年总有说不完的话题,采访嘉宾都有自己独特的美好记忆,胡芷玲是浙江人,过年时,母亲总会制作酱油肉,挂在阳台上风干,成家后的她也会每年都跟先生去菜场定一条鳗鲞;当年是百万知青中一员的张景岳,在回家过年时带回了好多农副产品,丰富了那一年过年的餐桌;许素珍说,我们小时候可不像现在的小朋友,我们会帮大人做很多事情;朱雅红小时候就会在父母上班期间,与姐姐们一起掸尘;吕仁徳也会帮着家里人排队买菜„„民俗专家仲富兰说,海纳百川的上海,接纳着来自各个不同地方的习俗,虽然习俗不同,但过年的宗旨一样:辞旧迎新。我一时没刹住车,素材带小山一样堆在我的工作台上,而还有好些之前说好一起聊聊过年的嘉宾还没有采访,这时我也才突然意识到,年味从来没有消散,它一直悄然流传着,在人们心里。

本期节目编导郝晓霞(中)和刘巽明(左)、庄幼娟(右)夫妇合影欲知更多内容,敬请收看本期《上海故事》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9985cc52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dc59164.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