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到水穷处

2022-07-20 16:15: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行到水穷处》,欢迎阅读!
行到水穷处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香菱学诗》选自长篇古典名著《红楼梦》第四十八回,1997年进入人教版高中教材第六册,2001年又编入义务教育九年级上册。香菱是个卑微孤苦的女孩子,小时候被人贩子拐卖,辗转到了四大家族之一的薛家,成为呆霸王薛蟠之妾。只因薛蟠外出经商,她才搬进大观园与薛宝钗同住。在大观园这个青春王国里,她受到环境熏染,产生了强烈的写诗愿望,这才有了她拜林黛玉为师的故事。

林黛玉看香菱真心学习写诗,先说写诗不难,“不过是起承转合”,懂得了这一规律后,要先读诗。我们平时爱说一句“学会《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里的《唐诗三百首》,是选本,而黛玉给她推荐的第一本诗集则是王维的诗歌全集,黛玉说:“你只听我说,你若真心要学,我这里有王摩诘的全集,你且把他的五言律诗读一百首,细心揣摩透熟了。

下面的故事大家都清楚,香菱按照黛玉的指点,先读王维,再读杜甫,后读李白,果然悟出了写诗的奥妙,终于在梦中写成了一首好诗,加入了大观园青春少年们发起并组织的诗社。且慢,我们这里不谈怎样学诗,只想探究一下,黛玉为什么让她先读王维的诗?而且是五言律诗?

王维的诗流传下来的有四百多首,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边塞诗,一类是田园诗。写边塞诗时,他还年轻,正是春风得意之时,有着豪迈的 “偏坐金鞍调白羽,纷纷射杀五单于”《少年行》其三)的报国理想,因而这些诗歌激情澎湃,雄浑奔放。后期的田园诗,是一种生命经历过繁华之后的清醒,既有一种佛家的彻悟,又有着老庄出世的思想,因而显得韵味悠远,空灵宁静,展示着画一样的意境,因此,苏轼说他“诗中有画”。他的诗之所以有这样的变化,是因了他不同寻常的人生经历。王维54岁时,经历了“安史之乱”,他没能逃出去,在洛阳被叛军逮捕。但他不想做伪官,就装病逃避,但终究没有躲过去。后来安禄山失败了,王维也受到牵连,被抓进了监狱,多亏弟弟王缙以自己的官位作保,皇帝才赦免了他的罪过。出狱以后,王维就到了陕西的辋川,开始去写完全山水的田园诗,也就是不沾染一点世俗纤尘的诗句。这样的诗没有雕琢,不工于技巧,表现的是诗人心境的平淡和真正的豁达。这,应该就是黛玉让香菱先读王维的主要原因。

品读王维后期的山水诗,真的很喜欢,如《辛夷坞》“木末芙蓉花,山中发新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自落。”如白描画般淡淡的几笔,真实地勾勒出山水中生命的状态:一株小小的花,静静地开放在山中,不求人的观赏,不慕世间的繁华。她自开自落,平静地甘守孤独,只有一个单纯的目的,就是为着个人生命的完成。这个花,其实就是诗人自己,中年之后的王维,已经摈弃了一切凡世的纷扰,无官无家(他31岁时妻子病逝,再无续娶),与其说是孤独,不如说是恬淡,安适,如果没有经历繁华之后的大彻大悟,就无法写出这样的诗句。还有选入教材的《竹里馆》《鹿柴》《山居秋暝》等,都属于此类。

我尤其喜欢一首五律《终南别业》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可以看到,年轻时代追求生命绚烂热烈的王维,中年时转向了“好道”。这个“道”应该不仅仅指佛教,也指老庄。他居住在远离国都,也远离闹市的终南山,高兴的时候就一个人在山里面走一走,看看山水万物,听听飞瀑流泉。在这里,除了偶然遇到砍柴的樵夫,与其谈笑之外,空无一人。一千三百多年后的2009年,我去陕西南部,曾乘车穿越终南山。莽莽苍苍的大山,重重叠叠,一眼望不到边,长长的隧道一个接着一个。可以想见当年身居


其中的王维是如何的寂寞。就是在这样荒漠静谧的地方,诗人悟到了深刻的哲理:“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这可真是难得遇到的十分美妙的句子!从写实的角度看,当你沿着一条河流一直走,到它的源头,这时你感觉已经到了穷尽之处。可是,当你放松心情坐下来后,又看到了山边的云在慢慢升起。它其实也在讲我们的人生,看似好像到了穷途末路,但是换一个角度,换一种心情,就会发现别有洞天。王维过去想做官,想拥有权力和财富。今天所有的机会都没有了,可他却潇洒自在地行走在山水中,没有政治迫害,没有官场复杂的沉浮升降。所以说,生命最绝望的地方,刚好是生活出现转机的时刻。所有的生命都是这样,如果你沉溺了,这个时候你就可以坐下来,想一想自己的生命,怎么样让它再度飞扬起来。所以这两句诗中,流淌着多少高超的生命智慧!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不同于“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后者教人执著,教人坚持,认为只要沿着一条路走下去,走着走着,眼前就会豁然开朗,又有了新的前行的道路。可是,自然中,人生中,这样的路却不是常常可以觅得的。不少人人生失败,甚至被碰得头破血流,就失之于缺乏智慧,过于执迷不悟。

前些年,和朋友从汾河边出发,溯源而上,终于寻到了汾河源头。坐在水边休息的时候,远处的山出现在我们眼前。是啊,水看过了,还有山。我们又一鼓作气登上了芦芽山的马伦草原。这里云雾茫茫,凉风习习,松涛阵阵,置身其中,物我两忘,心都融化了。倘若仅仅看了水,哪里还会领略这平日难得一见的景致!

我们真应该感谢王维,感谢他诗中的智慧。读这样的诗,领悟了,明白了,也就参透了人生。也就不会沉溺于名利场,沉溺于情感的心结。人生岁月漫漫,有些路走不通了,就停下脚步,自在地坐下来。可以用心去想,想开了,旧的路就不走了,放下了,新的希望也就在心里升腾起来了;可以用眼去看,穹庐般的天幕,辽阔无垠的原野,充满生命活力的万物„„你渐渐会明白,原来人生竟是如此的美好!

201287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9aa4e27c763231126edb11da.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