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2022-04-08 05:29:2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欢迎阅读!
方法论,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

浅谈对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认识



一、人类对社会科学的认识过程

人类对社会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从原始社会的神话传说到农业社会的史鉴、

从早期欧洲的神学到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解放运动,每一个阶段对社会科学的认识都是建立在前一个阶段的认识基础之上,是对前者进行思辨的结果。

近代以来对自然的认识逐步走上了实证化的道路,自然科学从人类知识体系中分化出来成为相对专门和独立的学科。自然科学的实证性认识方法扩展到人文社会问题研究,社会认识走上了追求客观性的道路,实证性理论与方法主导了社会认识和社会科学研究,科学主义成为当代社会认识的一种重要思潮。

自然科学以自然现象为研究对象,以探寻自然规律和客观真理为目标。社会科学是在近代以来逐步形成的,它以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力求揭示社会生活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对社会生活做出科学的说明与合理的评价。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各种社会要素、社会结构、社会文化及与之相关联的政治制度、法律制度、社会经济等各方面的内容。

社会科学不同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所研究的对象比较复杂、异质性较大;社会科学究更多地受到个人因素的影响;社会现象的不确定因素更多,它的偶然性和独特性更大。上社会科学主要研究社会中的人和人们的社会行为,因此社会科学研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也就更加灵活。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涉及三大领域: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本身、与之相关的统计方法以及计算机统计软件的使用。具体包括以下几种: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实验法、观察法、文献法等。

二、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演绎

方法论是关于方法的理论,以多种多样的方法为对象,探讨方法的工具性质、中介特点、传导功能和运用原则,增强研究者的方法论自觉。

社会科学方法论是人们从事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它以人文社会问题作为对象性基础,研究社会现象的本质和社会科学研究中的特殊性问题,提升人们的方法论自觉,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选用方法,提高社会科学研究的水平。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使人们认识社会、了解社会,分析社会问题和社会现象,是解释预测社会发展变化的重要手段之一。社会研究是为了发现和解答社会领域中的各种问题而去收集资料,并对资料进行分析解释的过程。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继承人类社会认识史上的一切积极成果,克服了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的历史局限,根据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而加以变革,开启了科学认识社会的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要坚持客观性、具体性、整体性、发展性、主体性原则。

三、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

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研究社会必须立足于人的实践活动,

以实践为基础,揭示社会生活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坚持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反对任何离开实践活动研究历史的主观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不仅揭示了


社会生活的本质,而且为我们提供了观察和认识社会的科学方法。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的本然与应然相统一、实践的观念形态和物质形态相统一的理

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的求真、达善与合美统一的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实践思维方式把握实践存在的方法、规律和逻辑的理论。

人在观念上掌握世界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理论观念方式,一种是实践观念方式。实践观

念实际上就是人的实际活动在思维中的预演。实践观念和理论观念相比较,具有两个显著的优点。实践观念超出理论观念的第一个优点,就是它高于对外部世界的真理性认识,为这一认识增添了目的、情感、意志等理想的成分。实践观念超出理论观念的第二个优点,就是它高于对外部世界的普遍性认识,为这一认识增添了直接现实性。

研究社会必须立足社会现实。物质生产实践是研究社会的前提。从社会现实出发研究社

会,也就是把人的物质生产实践作为研究社会的出发点。物质生产实践活动是不断发展的历史过程。这就要求我们要研究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调查研究是研究社会的重要途径。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只有深入调查研究,才能了解客观实际,才能形成正确的思想。

四、历史主体研究方法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社会历史首先是物质生产发展的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历史。

在自然界和历史的每一个科学领域中都必须从既有的事实出发。人民群众置身于当时的现实生活中,现实生活在他们身上留下了深刻的烙印,从而也间接地对社会进程发生影响。想研究社会科学首先就要深入分析当时的历史主体,即人民群众。只有了解了人民群众的思想动态以及实际活动,才能客观地了解社会现实,才能真正掌握社会科学方法。这也就是历史主体研究方法的来源。

原则不是研究的出发点,而是它的最终结果;这些原则不是被应用于自然界和人类历史,而是从它们中抽象出来的;不是自然界和人类去适应原则,而是原则只有在适合于自然界和社会历史的情况下才是正确的。

今天,当我们站在时代的高度,重新反思历史时,我们会发现人民群众的活动对历史的形成、对社会的影响是多么巨大。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9cb5e6c6d5bbfd0a7956737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